


助国和壮国钱是辽钱是无疑义的。目前,这两种钱的出土地范围较广,材质币样种类较多,数量陆续发现不少。至于是辽代何时何人何地为何而铸以及进一步的信息定论还要深入的研究和佐证,裴老师的分析论证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启迪。但本人有些个人认识提出来供讨论之参考。
关于辽的助国钱和壮国钱我仍然认为与开丹钱一样,应定为耶律阿宝机907年建立契丹国至916年改称辽国期间铸造更合理。甚至,“助国元宝”钱可能更早,可能是907年以前耶律阿宝机为了建立契丹国而铸造发行流通的军资。
(一)开丹圣宝,公元907年耶律阿宝机建立契丹国,开创了契丹立国基业。铸造“开丹圣宝”钱,以昭告天地祖宗并诏示天下臣民。(也不排除983年复称契丹国时所铸)。所以,开丹是开契丹之基业,圣宝是圣主皇帝所颁行之宝钱。灭渤海建东丹,只是大辽疆土的又一次扩大扩展,绝不是开契丹基业,更不能称作圣宝!
(二)助国元宝,也应是907年前—916年铸造。耶律阿宝机建立契丹国后,征讨四方,降服诸部落,伐灭各弱邻。缴获和搜括新臣服之国的财富资源资财,以助大契丹国征伐的国力国势,巩固大契丹国的强盛统治。
铸造“助国元宝”原因:(1)907年前,为了帮助建立契丹国而铸造以扩大影响扩充军力充实军饷而流通行用。(2)所降服之部落,僧院,地主,贵族等捐资献金以助耶律阿保机创业建国,此献金应为铸造“助国”钱的一部分来源。(3)或者是建立契丹国初期为庆祝新拓疆土之臣民共同协助建立大辽国的纪念安抚所铸造。
因为907年前—916年契丹国未见铸造其他开国立国的庆祝纪念类钱,也未见有开基建国必须并必需的流通行用钱。因此,“开丹圣宝”,“助国元宝”,两钱的铸造定为这个时期是合理的。大约经过十年的时间,“征外安内”,一直到916年,契丹政权才基本稳定下来,开始建年号颁政令行文字。陆续铸造了神册,天赞,天显等年号钱和祭祀,赏赐,纪念等等币种。
四方臣服,天下稳定。契丹国开始了它的强国盛世时期。自此后不管发生什么再称开丹,再称助国,就不合乎了。如果说大辽国自身的州府属地解缴中央国库也叫“助国”,实在是太牵强了。政权体制内的只能叫“上缴,征调;下拨,派发”。要说高丽或者回纥贡金献铜帮助宗主国大辽,或可叫作“助国”。但,东丹国绝不应该叫“助国”,因为东丹国与州府县一样,是政权体制内所属的。与体制外的僧院,头下州,地主,贵族,新归附的部落及属国等是根本不同的。千万要分清楚。
(三)壮国元宝,也当在铸造助国元宝的同时或稍晚一些,如在公元916年前后,即政权政局稳定巩固的情况下,铸造壮国元宝以昭示和庆贺大辽契丹国的开始走向强盛,并宣扬号召进一步壮大国势国威国力。应是为此所颁铸的纪念祭祀所用。此处的“国”只能是大辽契丹国。
另外,要知道,辽代的钱虽然有的具备行用功能,但主要还是纪念,赏赐,祭祀,等用途。因此,开丹,助国,壮国三种钱,也是如此。还是宣示,庆贺,纪念,赏赐等的目的和功用为主了。仅就目前发现的数量也不具备流通的需要。
一种意见,仅供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