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辽代契丹大字“洛书”的发现及考释图说

(2011-03-05 21:33:20)
标签:

转载

[转载]辽代契丹大字“洛书”的发现及考释图说

[转载]辽代契丹大字“洛书”的发现及考释图说

[转载]辽代契丹大字“洛书”的发现及考释图说

[转载]辽代契丹大字“洛书”的发现及考释图说

[转载]辽代契丹大字“洛书”的发现及考释图说

[转载]辽代契丹大字“洛书”的发现及考释图说

[转载]辽代契丹大字“洛书”的发现及考释图说

我的朋友王先生近年来收集到许多契丹文字资料,其中契丹大小字文物种类之多,质量之高,都令人咋舌。仅铭刻契丹字的金银器就有数十件,从权杖、金冠、佛像,到各种器具应有尽有,从金银版画、符牌、墓志铭,到佛教用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让我最艳羡的是他收集的近百张、辽代契丹文汉文手写及印刷的佛经,印刷的佛经有雕版印刷的,也有活字印刷的。有木活字,也有石活字,甚至金属活字印刷的。有官方机构印刷的精美绝伦的“官印”品,也有民间私刻的不甚规整的私印品,更有在官方印刷好插图的空白经卷纸上加印的私印的佛经。其中一张不起眼的雕版印刷的象“河图洛书”的字图样东西,竟让我折腾了一个多月,查阅了近百万字的资料,才弄清了它的真面目。

原来,这是一张用契丹大字标注的“洛书图”(见附图1、)。这张图上有两个图,每个图中间用五个中间写有字圆圈组成的五角星图,应为五行生成图。周围肩足部位的黑白圆圈即为传说中的“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只不过契丹人把奇偶数,即黑白圆圈,分作了两个图)。其独特的、有别于最早出现的宋代陈搏,刘牧“河图洛书”(见图2、)、以及后世所有人的“洛书”画法,以不容置疑的特殊真实,维护了它的不容任何人低毁的真实可靠的尊严。它以五行为中心,分阴(黑)阳(白)两个体系,演示正维关系的变化,以奇数统偶数,以阳统阴,方圆相藏,奇偶相合,反应了天地人阴阳盛衰消长的运动规律。

画面右侧的契丹大字依次为契丹人的五行顺序,“水、木、金、火、土”。(见图3、)这个五行顺序与汉人公认的五行顺序,“水、木、火、金、土”有显著的区别,反映了契丹人对物质世界的独特看法。按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分析契丹人这两个五角星形的阴阳五行生成图,就会得到每种物质相生相克的规律图,即“水、木、火、金、土”五种物质都有机会均等的相同的生成变化机会。和宋人刘牧“洛书”的区别除奇偶数分别做两个图外,中心土和五阳数亦都设在右上方。这种洛书设置图仅见此契丹洛书一例,所以它的真实性勿庸置疑。

图的左侧有一契丹大字时间款,似应译作汉语“天显三年五月十五日”,由于第二字始终没有找到准确的例字,所以此大字年号的试译只能算作“臆作”,祈盼众方家给予及时斧正。笔者之所以把它译作契丹早期天显年间,因为这张图反映了契丹早期契丹人对五行阴阳学说朴素真实的看法。北宋建立后,陈搏,刘牧“河图洛书”的问世,肯定会冲击和改变契丹阴阳五行学说的朴素面貌。因为汉族文人在传统汉学上的学术优势,契丹人是心悦诚服的。那时绝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洛书图”。

五行学说产生于春秋时期,流行于战国时代,并出现了“五行相生(木生火、水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学说。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约公元前305--公元前240年)又把五行学说发展为“五德终始说”。“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把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五行说应用到历史观点上,提出“五德始终”的历史观,即整个物质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事物发展变化是通过五行相克相生来实现的;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客观必然,像自然一样。从开天辟地开始,社会按照五德转移的次序进行循环,一个朝代以一德为主,每一德都盛衰有时。德盛,朝代兴旺;德衰,朝代灭亡。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循环向前的。

历朝历代都很重视“五德始终”说,契丹也不例外。契丹自认承后梁皇祚,后梁金德而亡,契丹即据“五德始终”说,以“水”为国之“德运”行次(因辽河源于契丹腹地),加国号“辽”。此事在《大金德运图说》一书中有记载。如今发现的“契丹洛书”把“水”,列为五行(五德)之首,恰恰证实了辽以“水德”为国之德运史实的真实可靠。

辽朝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在天文、历法、医药等行业普遍应用。许多契丹上层人物,如耶律倍,耶律屋质等,都是“通阴阳,知天文”。民间百姓亦通行阴阳五行,预卜生死祸福。19776月,内蒙古巴林左旗出土的铁铸民俗钱“福德长寿”背“火金水木”钱(见图4、),即是一枚辽代早期的占卜用阴阳五行钱。水曰润下,主长地,水为万物之源,水为长。所以水刻在穿下,并对应钱面穿下的长字。木曰曲直,主寿也,木乃万年之物主寿。木主东,在水之左。故木铭于穿左,并对应钱面穿左之寿字。火曰炎上,主福也,福在日上之高,因此铸于穿上,并对应钱面穿上之福字。金曰革,主德也,金主西,在水之右,所以金铸于穿右,并对应面穿右之德字。方穿为土,圆圜为天,全钱成天圆地方之象,为占卜阴阳五行提供了必要条件。

这种阴阳五行钱在契丹早期出现,正是说明当时阴阳五行学说已经在民间中得到广泛普及,占卜、风水、堪舆等活动已深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即使国家的大事往往也离不开阴阳五行的左右。916年阿宝机册封自己为大圣大明天皇帝前夕,《辽史》称“是岁,君基太一神数见,诏图其像。”太一神,又称太乙神,亦是阴阳五行之神。《灵枢经》曰太一者,水之尊号,先天地之母,後万物之源。王振复云:“这个数,在《周易》筮数中表示天数之始,阳数之始。既为阳数之始,也就是太阳,周易中的天一之数又称太一。崇拜太阳,故以干卦为首”。定契丹国德运为“水德”,盖亦与“太一”有关。

“契丹洛书”的发现意义重大,它证明在宋陈搏、刘牧之前,“洛书图形”即已经存在,验之以“太乙九宫占盘图”(见图5、)和“含山玉版”(见图6、),中国河洛文化确实源远流长。从“契丹洛书”的发现可见契丹文明在太祖太宗时期已达一个灿烂的高峰,其时契丹知识分子的文化文明程度已不比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的知识分子落后。契丹洛书发现的意义还在于,以实物证实了中华文化《易》关于卜筮与天地相应的思想,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很早就有了具体体现。中华文明的天文历法很早就为北方民族所接受,并有了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趋同行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契丹历史,虽然记录契丹历史的文字很少,但记录契丹的文物资料发现很多,如何把这些吉光片羽连缀成文字历史尚需无数人共同努力,连续传承。否则,我们将无颜面对我们的儿孙。

裴元博   陶金2010-8-31于京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