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天天损失着有限的生命
(2024-02-21 17:30:52)
标签:
生活记录 |
我们在一天天损失着有限的生命
(2024.02.20.
农历新年十一
星期二
微信号mxf7880)
十年前,我54岁,在生态移民和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奔波着;二十年前,我44岁,在县人大常委会农业与环境资源工作委员会的岗位上,参与检查、调查和视察;三十年前,我33岁,在城关乡政府干着“催粮要款、结扎放环”的工作;四十年前,我23岁,在固海扬水工程同心县指挥部组织施工和检查工程质量;五十年前,我13岁,在学校里读书。
我在时光中穿梭,一天天在损失着有限的生命,从尽力煮沸人生,热辣滚烫的生活,到远离社会活动,步入人生的边缘,静心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接受时光的检验。
今天河北沧州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我们聊人生,聊读书学习,聊怎么才能做到不负时光,活得更有意义,她在电话里朗诵:
以时光盟誓;人确是在损失中;惟信仰、行善,以真理相劝勉、以坚忍互励者例外。
她对我说:这一段文字太优美了,有着诗的韵味,内含极为深刻的哲理。使我收获了很多。短短数语,就说清楚了做人要有信仰,要坚持行善,以真理互勉,以坚韧互励。
我与这位叫小丫的朋友,是在网络中相识的。她是一位汉族同胞,身患乳腺癌,正在接受放疗化疗,可她不遗余力的追寻回民抗日支队老战士的足迹,4年时间,行程6万余公里,跑遍大半个中国,寻访30多位当年的回民支队老英雄。一次次出发,一次次寻访,记录下英雄们的壮举,汇聚起浓浓的爱国之情,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力。
小丫是一位作家,在她的介绍下,让我读到了报告文学作家李春雷老师的更多作品。从读《那一年我十八岁》小册子开始,就一发不可收,十几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十几本书,现在又回过头来一本一本精读。
为什么要精读?
因为李春雷老师的作品,反映的都是现实生活,都是我曾亲身经历过、或是有所耳闻的大事件,只有静心精读,才能品味出真理的味道。
为什么把这篇博文的题目确定为“我们在一天天损失着有限的生命”?就是读《木棉花开》领悟的,让我读到了一个真实的任仲夷,读出了创新的任仲夷。同时也深刻的领悟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务必要老老实实地做事,如果不抓紧做事,一天的时间就损失了,一月的时间就损失了,一年的时间损失了,一生就来时空空去时空空。1980年,66岁的任仲夷奉命南下,比现在的我还要大两岁,他用五年的时间“杀出了一条血路”,把广东带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这就是一股拼命的精神,就是一股向前而行的力量。
一部文学作品优秀不优秀,关键就在能不能感染人、激励人,李春雷老师做到了。
前一篇: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奔跑
后一篇:让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