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奔跑

(2024-02-20 11:11:05)
标签:

生活

记录

  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奔跑
  (2024.02.19.    农历新年初十   星期一   微信号mxf7880)

  岁月无情。不论我们在意不在意,时光都在流逝。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来说,一天天都在变老,对自己曾经历过的美好时光也好,痛苦的时刻也罢,勾起回忆,有时淡淡的微笑,有时情不自禁的发出慨叹,有时还要将回忆用文字写了出来。
  在我读过的回忆母校的所有文章中,李春雷老师的《永远的母校》(原载《光明日报》2015320日作品版)让我很感动,犹如注射了一支兴奋剂,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激情。
  李春雷老师的这篇文章,在《光明日报》发表时,我曾扫视过,当时脱贫攻坚战正处于紧张阶段,没有时间细心阅读,也就没有啥体会。
  近期,集中时间读李春雷老师的作品,说是集中时间,只不过就是在这一阶段,再没有读其他人的作品,只是读李春雷老师的作品。但静下心读书,就是凌晨4点左右到6点半这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没有信息和电话,也没有杂事干扰。
  这篇文章不长,有4页多,用来两个凌晨的时间,总共读了有6遍。如果是前10年读6遍,也许也能够背会了,现在记忆力衰退厉害,只能记住大概的内容,记住那些精美的句子。
  读李春雷老师《永远的母校》,仿佛是读自己学生时代那段“毛毛糙糙、懵懵懂懂的青涩少年”岁月;仿佛再一次走进自己的母校喊叫水中学和同心中学,见到了校园里青砖根子,白灰粉刷的墙体,蓝瓦屋顶的一排排教室。
  我在学生时代和李春雷老师的梦想是非常接近的,共同点都是爱好文学,都做过当文学家的梦。可是,我是白日做梦,竹篮打水一场空,李春雷老师是梦想成真了,他获得了中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蝉联三届中国报告文学最高奖——徐迟报告文学奖。 “那些密密麻麻的精精灵灵的文字,像蜜蜂,像种子,悄悄地”在李春雷老师“心底筑巢、发芽”了。他不到20岁写出的处女作,就被国内最权威的散文刊物登载了。而我呢?在步入“拥挤而复杂的社会” 以后,断掉了文学梦,到了花甲之年才成为一名最底层的作家协会会员。
  李春雷老师说:“二十多年过去了。直到今天,我仍然在努力地攀爬着,有失败,也有收获。我的同学,有的升官,有的发财,更多的是在平凡而快乐的活着。”我的同学,也是如此,不过现在都步入了老年,不论是升官的,还是发财的,今天都已经成为爷爷或者奶奶,早晚走步跳广场舞,不是带孙子孙女,就是接送孙子孙女上学放学。我算是一个另类,每天的时间,还是紧紧张张,读书、写作,去农村做一些调研。
  读李春雷老师的作品,让我少年时代的文学梦,再次升腾了起来,虽然写出像样的作品,估计再无可能,但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还是能够做到的。昨天晚上,小女儿和我聊,她说看了一部叫《热辣滚烫》的电影,非常震撼的。她给我讲了故事梗概,我觉得也非常好。这部电影名字让我联想到了人生,其实我们都有可能活得“热辣滚烫”,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年龄大小有一定的影响,但最关键的还在于坚持,在于不懈的奋斗。
  李春雷老师讲:“岁月箜篌。无论成功的日子,抑或失意的时候,我都会想到她。因为正是她,给了我进入社会的资本,给了我自信,给了我梦想,给了我开始。”这个“她”就是永远的母校。我也忘不了自己的母校——喊叫水中学、同心中学,感恩母校的老师给了我最基础的知识,教育我怎么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