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养生长寿之道
(2023-09-07 08:04:51)
标签:
生活记录 |
(2023年09月06日
前几天,我在旅途中,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话:“某某于昨天晚上突发心梗离世了,今天在他的老家送,请您去送埋体。”随后朋友接着说:“刚刚退休才几个月,还没有来得及享受退休生活,突然间就走了。虽然说人人都要走这条路,就是走的有点太早了。”
接完朋友的电话,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同行的一位小兄弟时,他很惊讶的问我说:“昨天晚上八点多,还在朋友圈给我点赞,这个消息是谁给您说的,消息可靠吗?”
近十几年,有好多和我年龄差不多一样大的人,就是这么突然的离开了,不要说我们不知道,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有的走时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
我的玩伴、同学、战友、同事和亲友中,就有好多是没有到老年就走了,在死亡的道路上,没有先生先死,后生后死一说,也没有谁有病谁先死,没有病的后死。死亡是没有人提前告诉你准确的时间,就连大概的时间也没有人告诉。这就是有句俗言说的“病人床上睡,埋体沿街走”、“晚上脱下鞋,不知道早上起来起不来。”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人人都在追求长寿,不是重视养生就一定健康,追求长寿就能够长寿,实际上有好多人是没有老年的。不要说普普通通的人,就连有权有势的人得上了脑梗、心梗和癌症,说走也就走了。
有人说长寿有“三宝”,喝水、走路、开口笑。讲的是注意饮食规律、运动锻炼、好的心情,这样可以减少疾病,增强体质,从一般意义来讲,有助于养生和长寿。但还有不一般的特殊情况发生,喝水多的、走步多的、心情好的人,也有活不到寿终正寝的。
对于每一个活着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能等待死亡的到来,也不能天天超负荷的去拼命,尽量做到劳逸结合,运动有度,生活规律。不要刻意的去养生,不要奢望自己能够长寿。祖先们没有干过的事情,我们可以去干,但是祖先们没有吃过的,我们还是不吃为好,其实有很多病就是吃出来的。祖先们不吃的东西,肯定有不吃的道理,只是他们没有记录下来罢了。
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不要刻意的去关注血压、血脂和血糖的高低,天天去测,周周去测,也不能按时按点,分秒不差、计较多一口,少一口的饮食量,大体差不多就行了。我有一位老领导,他比我大5岁,患有糖尿病,说到糖尿病人的饮食和治疗,他比专家还说的头头是道,也是严格按照去控制的,结果还是早早的离开了。我还有一位家门爷爷,别人在他面前说什么都行,就是不能说死,他每天早晨起来后,先摇摇头,再用手摸摸身体的各个部位,看哪个部位不舒服,穿好衣服,下地再试着走几步。如果稍有不适,就赶快去找着吃药,吃完药就一动不动的躺着休息,活了也只有70多岁。我还有一位家门的爷爷,尊姓大名叫马进福,他长的人高马大,村子里人都叫他“水胯子”,周边村庄的人,也是这么叫的。老人家已经94岁,前段时间,我去看他,精神状态非常好,我们交谈时,他不时发出郎朗的笑声。他对我说:我能够活这么大岁数,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这个人饿了就吃,渴了就喝,累了就睡。我没有想过气别人,别人说我的不好,我也不气,即便是骂我,我也不会生气的。人最终都被黄土收留了,为啥要生那么大的气。
这位爷爷没有读过书,不懂得养生,也没有想过长寿,啥叫养生,他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可是他已经是一个长寿之人。他的长寿之道,应该就是他说的那些最朴实的话。
现在五六十岁的人,比过去五六十岁的人,活的要精神的多,一个个都像一个老小伙子。知足常乐,我们都应该知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