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历也是最好最重要的学习

(2023-08-22 07:58:24)
标签:

生活

记录

  游历也是最好最重要的学习

  (2023年08月21日     农历七月初六   星期一   微信号mxf7880

  中国青年出版社曾于19623月、19797月出过吴天石写的,一本名叫《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的小薄书(总共有76页)。

  该书有六部分:一、我国古代学者的勤学苦读;二、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方法;三、虚心向老师学习;四、重视朋友之间的相互学习;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六、我国古代学者的“笃行”精神。

  吴天石出生于1910年,是一位教育家,曾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1966年去世。

  大概我在当兵的时候,购买的这本书。当时读过,但没有写读书笔记,只是在书中用红笔画了很多道道。从书中空白处我写下的文字看,重读该书是1984728日。

  这本书,一直放在我的案头,翻阅的次数多了,现在完全成了一本旧书,书角都卷了起来。书中我也写下了很多的感悟之言。

  关于古代学者重视游历,吴天石用墨比较多,他讲到了司马迁、杜甫、皮日休、郑玄、徐霞客,也讲到了李时珍、顾炎武、苏轼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游历中,接触到许多“奇人”“异事”“著名风物”的故事。

  我个人认为,游历也是最好最重要的学习。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是全面客观认识“人、事、物”,另一方面,就是充实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智慧,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少做一些错事,逐步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人。

  读书是最重要的学习途径,游历与读书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如果只是“读死书,死读书”,不注重游历,对“人、事、物”的认识就不够全面准确,就总结不出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我在过去上班工作的时候,天天都往下面跑,年年都到外面去看,就是为了能够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学习人家外地的先进经验。我百分百的承认“高手在民间”和“山外青山楼外楼”,实实在在的说,我很多工作方法,就是从老百姓那里和外地学习来的。游历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使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在游历中能否发现“奇人”“异事”,关键是要学会观察,尽量观察的细一些,对一些重要的人和事,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应该走马观花,看到了和没有看到一个样,游历了和没有游历一个样。“好记心不如烂笔头”,能够用笔记下来的,一定要记了下来,这样才能“厚积薄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