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回家路(40)

标签:
生活记录 |
慢慢回家路(40)
(2023年03月26日
第五章
9.
在我当兵的年代里,部队有三难,就是提干难、上军队院校难,入党更难。
我先说说提干。刚入伍时间不长,就有文件明确规定,原则上战士不能直接提干,必须要通过军队院校培养。可以说,从战士直接提干的路卡死了,到我退伍时,也没有听过从战士中直接提一名干部。
再说说上军队院校。上军队院校,必须要过“三关”,第一关是政审关,第二关是文化和军事技术考试关,第三关是体检关。政审关比较好过,因为入伍时都经过了严格的政审,入伍后的现实表现好,基本上都能通过。最难过的是文化和军事技术考试。我曾看过一份考卷,有些考题不要说学过了,我从来听都没有听过。体检是非常严格的,身体有一点毛病都不行,即便前两关没有任何问题,体检不合格,还是不通过。
最后说说入党。在过去特定的时代,突击入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只要某一个方面干的突出一点,就可以入党,连队的党员数量,也没有比例限制。从1980年后,提出了“注重质量,控制数量”的党员发展要求,入党就开始严了起来,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要求,是很全面的、综合的,某一个方面做的非常突出,只能受到嘉奖、记功,但不会就批准入党的。每个连队的战士党员,也有严格的数量和比例控制,突破数量和比例控制,都是极少发生的。
我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营教导员陈登健找我入党谈话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第一,通过学习中国革命史和党史,我真正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所以我要入党。第二,我父亲是村子里最早的党员,我的姐姐、哥哥都是共产党员,我必须要入党。第三,入党是政治上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入党就证明我在政治上有进步,不入党就没有进步,如果当了三年兵,连党都没有加入,退伍回去后,人家就会说我白白腾了三年面袋子,啥进步都没有,我坚决要入党。
陈登健教导员在结束与我谈话时,给我指出了很多不足的方面,又给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说:党组织正在考验你,你要把组织的考验变成实际行动,主动接受考验。
我的入党介绍人是一排长严明放,一班长柴炳山。我主动找他们汇报了陈登健教导员找我谈话的情况,也征求了他们对我的意见,请他们帮我查找自身还存在的问题。
记得营副教导员黄宝根,他也找我谈过两次话。他原是我们连的指导员,谈话的时候,就不感到太紧张。他讲的最多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幸福观、金钱观、恋爱观和婚姻观。他边讲,我边往笔记本上记,记了满满的4页。就是到今天,有了闲时间,想起那段军旅生活,也要打开笔记本认真的读读。
1980年9月30日,加一连党支部讨论通过,报营党委审批。那天,营教导员陈登健再次找我谈话,“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完全不一样了,刚召开的党委会已经批准你为预备党员,不管是现在在部队,还是将来退伍回到你的家乡,都不能忘记今天这个日子,都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陈登健教导员的这段话,我始终记在心里。
20岁加入党组织,已经有43年了,在43年的时间里,我曾多次评为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的优秀党员,被授予全区爱岗敬业模范和道德模范,被评为2015中国消除贫困感动奖。
我对党的忠诚,是始终一贯的。早在1980年9月11日,当时在固原野营训练,读了《烈火中永生》,就写下了以下的诗句:
数九严冬梅更红,
残酷斗争造英雄。
面临凶敌节不变,
身受毒刑主义真。
海燕冷笑暴风雨,
金猴蔑视烈火焚。
谈笑高歌踏归程,
坚定信仰激后人。
此生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红色旅游景点,瞻仰过刘胡兰陵园,参观过重庆的歌乐山,十多次去过井冈山、延安,英烈们的事迹,永远在我心中回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