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慢慢回家路(5)

(2023-02-23 10:03:34)
标签:

生活

记录

  慢慢回家路(5)

  (2023年02月22日   星期三   农历癸卯年二月初三   微信号mxf7880)

慢慢回家路(5)

  第一章

  3、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

  我的祖父名字叫马进财,我出生42天后就因病离世了。据母亲讲,祖父是农历四月初六(1960年)病逝的。祖父曾有两段婚姻,第一个祖母是上流水马家的女儿,生了我大大爹和白卷子的姑姑(周家)。病逝后,祖父续妻海原县黑沿沟田家的女儿,生了二大爹、父亲、四叔、五叔(夭折)和出嫁到石泉的姑姑(姑父金自义)、袁套子的姑姑(姑父田丰仁)。

  父亲弟兄四个的名字,不知是祖父起的,还是请先生起的,“麒麟俊美”,很有意思。父辈是“英”字辈,分别叫马英麒、马英麟、马英俊、马英美。大大爹马英麒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迁居到北圈口子的,后来四叔马英美也迁居到北圈口子。

  祖父弟兄两个,有个弟弟叫“穆社”,是一个智力残疾人,都叫“瓜爷”(傻的意思),没有结过婚。祖父把我父亲和袁套子姑姑过继给弟弟。母亲告诉我这位“瓜爷”的忌日是农历六月初六,母亲在世的时候,每年到这一天,都要为这位爷爷进行祈祷。

  父亲和母亲大约是1930年结婚的。母亲常说:我14岁就嫁到了这家子的。母亲是五不得(今五丰台)杨义昌的二女儿,外祖母是大洪沟周家的女儿。

  从父辈向上推,祖祖辈辈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的农民,没有出过一个文化人,也没有出过一个做官的。

  自我记事起,大姐、二姐、三姐、四姐都已经出嫁,父亲在生产队当队长,母亲和大嫂、六姐在生产队劳动,大哥在部队当兵,五姐和二哥在同心中学读书,三哥、四哥在本村小学读书,我和六弟、七弟在家玩耍。

  我两个舅舅都是读过书的人,后来都是教师。也许是受两个舅舅的影响,母亲才特别重视我们读书的。从大哥开始,把我们一个个都送到学校读书,五姐和二哥是北沿口最早的初中毕业生。还有一个原因,当时有一位叫郭安民的公社汉族干部,他家搬迁安置在我们北沿口居住,家里的娃娃也多,都送到学校里读书,对我父母重视娃娃的读书,也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都说“三岁记牢”,我对少年时代的事情,记得很多,但最深刻的就是:

  我们家是光荣军属,每年“八一”、元旦和春节,公社和大队,还有附近村庄都要来慰问,慰问的时候很热闹,举着红旗,敲锣打鼓,唱着歌,送来了锦旗和羊等,在我们家的院子里还要演节目。我至今还记着,我家北房正面墙上挂的锦旗,其中一面上面写的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面写的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父亲是一个大忙人,那时候,在他的带领下,北沿口是最早兴修水利工程的,在全县、全区乃至全国,都是出了名的,报纸上曾多次作过报道。父亲1956年入党,1957年转正,1956年就当生产队长的。

  村子里比他辈分大的人,一般都喊他“老大话”,和他同辈的人喊他“大话哥”,比他辈分小的人,有的喊他“队长爸”,有的喊他“队长爷”。公社里下来的干部,都住在我们家。他们早上起来刷牙,我和弟弟就围着看。父亲那时候忙得很,在家里待的时间很少,天天都是早出晚归,不是在劳动的工地上,就是到公社里开会,或是在生产队的办公室里,有时候也去别人家里说事情。父亲在村子里从来都不骑自行车,他走起路来,总是背着手,走得特别快,有时候嘴里还唱着“语录歌”。

  父亲曾重重的打过我两次,一次是我没有到学校上课,一次是我放羊,没有把羊看好,羊吃了生产队里的麦苗。那时候,村庄里有很多柳树,父亲在生产队办公室看到羊到了麦地里,从树上折了一根柳条,就跑着去追羊,然后追到我跟前,就用柳条在我身上抽,打的我直哭。

  五姐和二哥在同心中学读书,北沿口距离县城有100多华里的路程,姊妹俩和同学上学是走着去,放假了也是走着回的。有时候,半夜里才能到家。今天想起来,五姐和二哥真不容易。

  我们能够长大成人,都能上学读书,是父亲和母亲含辛茹苦养育的结果。母亲常说的一句话:“人是病死的,不是苦死的,不受苦,还有哪里的甜。”是父亲、母亲生育养育了我,又把我带上了人生的旅途,在这段旅途中,有姐姐、姐夫和哥哥、嫂嫂的呵护,他们都是我生命中最亲的人。

  我们这个家,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农民家庭,在父亲和母亲的严格管教和影响下,人人都坚守住了以苦为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