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要我防”向“我要防”转变
(2022-11-27 10:30:24)
标签:
生活记录 |
要实现“要我防”向“我要防”转变
(2022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今年下半年,啥事都没有干成,就防了疫情。可是疫情形势越发严峻,也更加复杂。病毒在不断的变异,也在多地频发,各地各级疫情防控的压力增大,防控的难度也在增大,同时受疫情影响,确确实实有一部分群众的生活已经出现问题,久封就会引起恐慌,恐慌就会产生很多本不应该有的情绪,这就是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怎么才能实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目标,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回答好这个问题,关键在实事求是,要害是要动脑子去想解决的对策,最根本的是要实现“要我防”向“我要防”的转变。不能再重蹈“一增就封,清零就放松”的简单做法。
从多次疫情发生的情况看,根源都出在了自我防控意识不强,带毒流动的人口上,没有从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防控基本上不出问题,有从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就出现感染者,真是防不胜防。我们就不难看出高风险的人群,就是从高风险地区来的人。
从高风险地区来的人,有自觉落实防控措施的,也有不自觉落实防控措施的,甚至还有隐瞒行程不说实话的。因此筛查的重点应该是外出人口和返回的人口,要拿出“数脚踪”的细心,不放过一个有风险的人。只要把这些流动的人口管控到位了,就没有必要全员做核酸,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人都进行封控管理,让他们该干啥就干啥。
在流动人口中,存在风险最高的,应该是跑运输的大车司机,他们东进西去,南来北往,途径的地方有低风险区,也有高风险区,如果个人的防护工作做的不好,有可能到饭馆吃一顿饭,或者把驾驶室的玻璃摇下来,和当地人说一句话,就中招了。怎么才能管控好这些人?就应该让他们佩戴好口罩,还要佩戴好面罩,备足饮食用品,不要在高风险地区吃饭、住宿,也应该做的更细一些,规定的更具体一些。
对于返回的人,必须履行严格的报备,最好是闭环管理,集中隔离。凡不报备,私自进家的人,必须严肃处理,造成疫情传播的,必须严格追究刑事责任,从重从快处理。
人口在流动,病毒也在流动,不到高风险地区的人,不接触从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应该是没有风险的,让他们宅在家中,确实没有必要。盯住存在风险的重点人,应该是最管用的疫情防控措施。一个村,一个社区,流动人口毕竟是少数,要责任到人,实行人盯人,谁负责的谁监控,问题就解决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