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尊重旱塬的这块大地
标签:
生活记录 |
我尊重旱塬的这块大地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在同心这块旱塬的大地上生存了半个多世纪,奔波了半个多世纪,我以爱的方式尊重这块大地。我尊重巍然屹立的罗山,尊重广袤的预旺塬,尊重流淌的清水河,尊重引黄上山的每一条渠道,我的生命与她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她们养育了我这个农民的儿子。
我的脚印永远的留在了这块大地,我去过这块大地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峁梁,每一个塬上,今天我依然记着那一个个小小的地名。每当想起一个村庄的名字,就想起了那个地方的父老乡亲,他们都是我永久的思念。大山旮旯里的每一个村庄,从来没有忘怀,新建的一个个移民村镌刻在我的大脑中。
站在大郎顶上,东张西望,平展展的下马关滩,起伏的田老庄丘陵,广袤的预旺塬,尽收眼底。我闻到了这里的秋味,这里自古就盛产豌豆、糜子、谷子、荞麦和马铃薯,就是这些小杂粮,养育了这里的一代代人。
走进杨新庄子,又是一幅壮美的景观,再也寻找不到昔日的荒山秃岭的踪迹,被一坡坡红梅杏代替,一棵棵高大的杨树、槐树,你追我赶的生长着,一座座库坝,碧波荡漾,各种鸟儿自由的飞翔。这里不似江南,胜似江南,迎来了众多的游客,观赏着在任何地方都难以见到的风光。
在折腰沟的南岸,依次坐落的是赵团庄、折腰沟、新庄滩三个村庄,平展肥沃的土地,就是三村的粮仓,放眼望去,才叫丰收的景象。抬头望去就是莲花山,从山脚到山顶,披上了绿色的美妆,天空是湛蓝、湛蓝的,云朵就像洁白的棉花团,让游客流连忘返。
我尊重旱塬,更敬佩旱塬的儿女们,他们用勤劳和智慧,让这块恒古的黄土地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有魅力。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朋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