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景故事“小鸭子买东西”导入。
来了位朋友,想请你们帮忙?看它是谁?
故事内容:有一一只小鸭子非常懂事,老是帮妈妈干活。有一天,鸭妈妈让她帮忙买一袋白糖和一袋米,小鸭子答应了。小鸭子高高兴兴地买了白糖和小米,到了河边,--不小心,把装糖和装米的袋子弄破了,糖和米都撒到了河里,小鸭子连忙到河里去捞,不过她在河里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白糖,但是小鸭子找到了米。
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为什么白糖找不到了,米还能找到?
二、教师示范实验
观察糖和米在水里的溶解现象。
老师做实验,小朋友们观察。
出示一杯已经放入白糖的杯子,
让幼儿猜想片刻后,请幼儿来尝尝。
“小朋友,你来尝一尝吧!好喝吗?”(幼:好喝)是什么味道的啊?(幼:甜的)咦?怎么会是甜的呢?(幼:里面有糖)有糖呀?糖在哪里呢?老师怎么没有看见呢?小朋友们看见了吗?(没有)那糖在哪里呢?(幼:在水里化了)师:刚才有小朋友说,是糖化了,和水宝宝做朋友了,所以我们看不见它。真的是这样的吗?(做疑问状)那你们有没有见过糖是怎么化的呀?
要不,我们把糖宝宝和水宝宝请出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不好?
1.教师示范,幼儿观看,端出水和糖,引导幼儿观察白糖的形状,和颜色?(白色的、
颗粒状)教师拿出一杯温水的味道? (
无味的)再向盛白糖的杯里倒入温水,让幼儿观察白糖在水里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教师用筷子搅拌几下,这时幼儿观察,白糖有啥变化?(白糖不见了)
小结:糖宝宝遇见水宝宝后,我们就看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2.个别幼儿操作小米的溶解。
刚才,糖宝宝和水宝宝做朋友了,在水里溶解了。那么,小米会不会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呢?请小朋友上来试试看小米到底溶解没有,好吗?
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米,让幼儿观察米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水变白了)对,不同的东西遇到水宝宝会有不同的颜色出现;会不会溶解?(还能看见、不溶解)
小结:原来在生活中有些东西放到水里面后我们就看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溶解;而有些东西我们放在水里仍然能看见。这说明我们生活中还有些不能被溶解的东西。
那你们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哪些东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呢?
三、集体操作 教师指导。
师:哇,你们认识的东西可真多!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可以溶解在水里,什么不能溶解在水里好吗?”
1.出示准备的材料,并一一介绍。请幼儿想一想猜一猜,觉得哪种材料可以溶解?哪种材料不能溶解?让幼儿自由充分的表达。
2.介绍实验材料,请幼儿分组到材料桌,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搅一搅,观察有没有溶解。(注:操作时要注意小心搅拌,-
一只手抓住杯子,一-只手进行搅拌。)
3.实验结束,请每组一个幼儿分享一下实验结果。
——请做好实验的幼儿说一说你水里放的是什么?
溶解了没有?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完成记录表展示在黑板上)
结束总结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发现了有的东西能在水里溶解,有的东两不能在水里溶解。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可以溶解,也有许多东两不可以溶解,
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