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业论文指导2  毕业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法 --- 文献法

(2011-12-09 10:20:54)
标签:

研究方法

文献法

校园

分类: 《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的指导》

毕业论文指导2

                   毕业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法 --- 文献法

选题成功后,选取一种或几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并制定出研究方案,也是保证毕业设计成功的关键步骤。

毕业设计中常用到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搜集、分析、整理各种有关的文献资料,从中选取所需信息,以达到研究目的之一的方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所拟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地分析和使用。

文献法对于所有的毕业设计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前面选题时。

文献的现代定义为“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导过的那些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一切载体”不仅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常见的纸质印刷品,也包括有实物形态在内的各种材料。这里想提醒学生的是:有时网坛上对课题内容的评论或讨论也很具有参考价值,因为这里面可能含有一些学者或专家对你课题的最新观点和看法,可以采用。

文献法的步骤一般包括:

一、文献搜集:

文献法的实施是从文献搜集开始的。只有广泛搜集文献,对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文献法的顺利进行。

一是搜。搜查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一般说来,对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若属于个人收藏品,例如个人写的日记、信件、自传、回忆录等文献,可以根据线索,主动联系,在征得文献主人同意的前提下,采取租、借、复印等办法搜集;若是机构收藏品,例如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统计报表、总结报告,宗族的族规、家谱,宗教组织的教义、教规,企业或公司的非保密技术资料等文献,官方不宜公开的各种规章制度、文件、统计数据等内部资料,则可按照一定程序和规定,采取向有关单位直接索取、文献交换、复印复制、租、借等方法搜集,某些特别的历史档案则可到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去采取借阅、复印等方式搜集。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采用征集、调拨等方式搜集。

对于公开发表的文献,若是正式出版发行的各种书籍、刊物、磁带、光盘等文献资料,可到图书情报机构或可能收藏这类文献的单位、读者那里去借阅,或者从互联网上的有关数据库中下载,当然也可以直接购买。另外,对那些虽未正式出版发行,但已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献,例如个人撰写的各种文章,大众传媒机构因版面不够或其他原因未刊印的稿件,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网站中发布的各种信息、文章、统计资料等,均可通过网上下载或复制的方式来搜集。

搜的过程中,又可采用如下方法:

(一)文献检索法:

1.计算机文献检索: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的文献检索。

在互联网上查找文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查找。例如著名的“google”、“sogou”、“百度”、“搜狐”等 网站,人们就常用其搜索引擎检索文献,具体操作办法主要是主题概念(文献名称或主题词)检索。二是登录专门网站检索。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图书情报机构、政府部门、学校、科研机构、大众传媒机构、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网站,其中建有各种数据库。只要按照其网址上网登录,即可查找有关信息。即使不知道其网址,但只要按其中文或外文名称登录,一般也可达到目的。

必须提醒学生的是:计算机文献查找法使用起来非常便捷,且便于后面的文献整理,但这种方法还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文献检索方法,历届大多数学生偷懒,只采用了这一种文献检索法,严格的说:毕业设计也是文献检索练习的一部分,如果只采用这一种方法,是没有达到毕业设计要求,属于不合格的。

2. 人工文献检索:迄今为止,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文献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即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编制的目录。

  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按其著录形式可分为目录、索引、文摘和全文等几种形式。图书情报机构(主要是图书馆)编制的目录是更为常用的检索工具。各级各类图书馆都有自己的馆藏目录。目录的种类很多,目前我国图书馆仍普遍采用卡片式目录,大致有分类目录、书名目录、著者目录和主题目录四种。

(二)参考文献查找法

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原始文献资料的方法。

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查找的文献比较集中,省时省力,而且往往能及时捕捉到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因为相对于一次文献而言,任何检索工具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这种方法虽然不如用检索工具查找法所得的文献那样全面和广泛,但仍很有效。建议同学们进行尝试。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几种方法交叉采用,叫做综合查找法,也叫循环查找法或分段查找法,即将检索工具查找法、计算机查找法和参考文献查找法结合起来,循环查找。

  总而言之,我们查找文献要尽可能以检索工具查找法为主。参考文献查找法和综合查找法较适合于在缺乏检索工具或图书情报机构较少的部门或地区使用。计算机查找法在目前则仍是其他查找法的重要补充。

 

二、文献摘录:

从检索出的文献中摘取并记录与所拟课题有关信息的过程。 在通过检索发现并搜集到一定数量的文献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摘取与所拟课题有关的信息。

摘取信息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浏览

  浏览是文献搜集告一段落后,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全部阅读一遍(包括对音像文献的视听),以对它们有个初步认识,即大致了解文献的内容,初步判明文献的价值。浏览的关键是速度要快。据统计,一般人的阅读速度是平均每分钟300400字,而浏览的速度则要求更快,争取做到几十分钟翻完一本数十万字的书。为此,应注意几点:第一,要粗读而不要精读。第二,只读“干货”而去除“水分”,即只注意文献的筋骨脉络、主要观点和有关数据,跳过那些无关紧要的过渡段落、引文和推理过程等。第三,全神贯注,思维敏捷。第四,抓住重点,迅速突破。

(二)筛选

  筛选就是在浏览的基础上,根据毕业设计的需要,从所搜集的文献中选出可用部分。筛选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文献的质量即文献的可靠性和有用性;第二,注重所选文献的代表性第三,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区分文献的层次,把全部文献分为必用、应用、备用、不用等几个部分。

(三)精读

  精读是对筛选出的可用文献认真、仔细地阅读,着重在理解、联想、评价等方面下功夫。文献越重要,下的功夫也要越大,那些必用和应用的文献往往需要反复地阅读、思考。在精读时,不但要认真理解文献所阐述的观点,详细了解文献所引用的事实,而且要把它们与其他文献联系起来进行反复对比和研究,还要对文献所引用的事实和阐述的思想同毕业设计课题之间的关系做出客观判断和全面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有价值的信息。

(四)记录

  记录就是把在精读中确认的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之用。记录信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及时,最好精读与记录同步进行,边看边记,边听边记,或者是读一部分记一部分。如果记录太滞后,不仅会事倍功半,而且容易丢掉在精读中常有的一瞬间产生的思想火花。

  记录信息的主要方法有:长期以来,文献的主体一直是各种印刷文献,因此传统的记录信息方法主要是印刷文献的记录方法。主要有:

  标记:标记就是直接在书上做记号。

批注:批注就是在图书、期刊正文上面的空白边即“书眉”(页眉)(“天头”) 或正文下面的空白边即“页脚”( “地脚”),注上简单的订误、校文、音注、心得、体会、评语或疑问等。

  抄录:抄录就是把文献中有价值的信息原封不动地照抄下来。

  编制纲要:编制纲要就是把整本书或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基本观点、主要事实和数据,用概括的语句和条目的形式依次记载下来。

  撰写札记:撰写札记就是阅读文献后,将心得、感想、批评、疑点、意见等敷衍成文。札记是一种最高级的记录形式,实际上已带有初步研究的性质。

三、文献分析:

对文献中的某些特定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来了解其中所反映的外在内容及其本质、规律,以及文献作者和有关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和行为,并进而达到明确研究课题的目的。专门的文献分析是在主要依靠文献资料说明问题的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定性分析和文献定量分析。

(一)文献定性分析

  文献定性分析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其特点是侧重对文献的个案研究,不太考虑所用文献资料的样本大小与完整程度;注重对文献内容的含义和深层解释,不太强调文献的外在形式、表面内容和量化构建;关注文献作者的动机与影响效果,不太在意内容的表达方式。目前存在的文献大多数都是通过定性分析而形成的,因此,它是一种最常用的文献分析方法。

  文献定性分析的步骤是:第一步,整理资料。第二步,分析和确定文献资料与所拟研究课题的关系。第三步,初步确定所拟研究课题的基本框架。

  上述步骤完成后,就可以进入最后的撰写调查报告的阶段了。

(二)文献定量分析

  文献的定量分析也叫内容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所谓“明显内容”是指各种文献外在的、表面的内容,比如它们的文字、装帧、形状和实物等,而不是它们的内在含义。研究者的定量分析只是针对这些外在的、表面的内容,而不是对内容的深层解释。“进行客观的、系统的”描述是说文献定量分析要求研究者根据预先设定的计划,采取一定的步骤对文献内容进行如实的描述。而“定量的”描述是说明这种分析方法的基本性质是定量,它的作用通常在于明确文献内容中某一问题出现的频率,或者决定某一类别在整个内容中所占的比例等等,另外,还要对这些定量的结果进行一定分析。

文献定量分析方法的程序和基本方法大致如下:

1.抽样:定量分析从样本抽样开始。抽样的对象不仅仅是文献摘录,而是把所有可搜集到的有关文献作为总体。抽样可采用各种方法,较常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和分类(分层)抽样和分阶段抽样方法。一般首先是名称抽样,例如从所有报刊杂志或电视台中抽取若干种。其次是单位抽样,例如从所抽报刊杂志的所有期号中抽取若干期号,从所抽电视台的所有时段中抽取若干时段。最后是内容抽样,例如从所抽期号或时段中抽取某些方面的内容,形成最终样本。另外,各种形式的文献也都可以在时间、地点、规模、颜色、频率等其他概念层次上进行抽样。

2.确定记录单位:记录单位亦称文献观察单位,是具体记录的计量单位。文献的主题、项目、人物、词组、概念、句子、段落等都可以作为记录单位。

3.编录:编录就是为所确定的各个记录单位制定或赋予数字符号(数值),并将这些数值按一定顺序排列,制成编录单,以便于量化分析和统计。

4. 计量:在记录单位确定和编码完成后,就可以进入定量分析最重要的分析环节了。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计词法:计词法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以单词、主题、类型为记录单位的情况。具体作法是统计这些单词或代表主题、类型的关键词在各个样本中出现的频数和比例,然后进行比较。

  概念组分析法:它是将与分析内容有关的关键词分成小组,每组代表一个概念,同时也是理论假设中的一个变量。这种方法的记录单位仍是单词,并依此计算频数和百分比,但分析时的变量都是概念组。

  空间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常用于对大众传播媒介类文献的分析,是通过计量某一内容在多篇文献构成的样本总体中所占的篇幅、位置等,分析它在文献中所处的地位。例如统计某内容是在电视、广播的黄金时段还是在其他时段播出,长度多少;是在报纸的头版还是在其他版发表,居于版面的哪一位置;是在刊物的哪一位置,篇幅多大等等,其结果就可以说明该内容重要与否。

  语义强度分析法:上述三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说明事物的量的区别,而在有些需要表示事物质的差异程度或人们态度的强弱程度的分析中,却难以胜任。这时,需要采用语义强度分析法。它是按记录单位的质的不同差异程度给以相应的加权数,根据其统计结果,可以说明文献及其所代表的人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文献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当今非常时兴,甚至有人认为只有它才称得上真正的文献分析。这种说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献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但也有失偏颇,实际上文献的定性分析不可能被取代,许多文献本身就适用于定性分析,如果把这类文献硬性做定量分析,就必然引出纰漏。而且人们在进行文献调查时,也经常是两种分析方法兼而用之,也就是说,同一课题既包含有定量的文献分析,也包含有定性的文献分析,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这才是文献分析的正确途径和发展方向。

四、文献评价:

文献调查法的优点:

第一,由于各种形式的文献研究都不需要直接同人打交道,而只是面对那些业已

存在的文字材料、数据资料以及其他形式的信息材料,所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调查对象不会因调查者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文献法具有间接性、无反应性的特点,所以也不会因调查对象不配合而对收集资料产生影响。虽然收集资料的工作有可能因为调查者的主观因素而产生偏差,但所收集的资料本身不会发生变化。

第二,文献法的费用较低,效率却较高。

第三,文献法可以研究那些年代久远及无法再现或接触不到的调查对象,如历史

事件、犯罪事实等。

第四,文献法适用于时间跨度大的纵贯剖析或趋势分析。

第五,文献法成功的概率较高。

文献调查法的缺点:

第一,许多文献的价值难以判断,质量难以把握。

第二,对于一项专门的调查研究来说,既有的文献往往不够系统、完全,无法圆满地说明问题。特别是历史性文献。

第三,有些文献资料很难获得,而且往往是越有价值的文献越难搜集。

第四,许多文献资料由于并非为所拟研究课题的需要而编制,因此缺乏标准化的形式,难于编录和分析。

 

 

                                                         201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