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江月·咏梅》庄灿煌

(2024-01-03 09:33:50)
标签:

咏梅

杂谈

分类: 【原创】庄灿煌诗词联


                       《西江月·咏梅》庄灿煌
     
     静卧孤山临水,高悬庾岭看云。孤芳美丽雪精神,更爱暗香无尽。
     曾共红霞入酒,喜欣天地回轮。几经风雨有香魂,何惧白头霜鬓。

       注释:
        西江月: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以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以柳永词《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代表作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孤山:孤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旁,是西湖的一个著名景点。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0公顷,山高38米,是文物胜迹荟萃之地。有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墓寝,流传着有”梅妻鹤子”之说。
        林逋是以杰出的咏梅诗词闻名于世的。他隐居孤山躬耕农桑并大量植梅,写出了不少咏梅佳句,其中《山园小梅》传出后脍炙人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诗词界引起了轰动,成为咏梅的第一佳句,无人能与伦比。
        冬天是探梅、赏雪胜地。孤山的梅,风雅、诗意,文人腔调很足。
        庾岭:山名。即 大庾岭 。为五岭之一。在 江西省 大庾县 南。宋时,在岭上设立关口,就叫梅关。岭的南侧靠广东的一边,气候较暖;北侧靠江西的一边,气候较冷。岭上的梅花,南边的总是先开;南边的开过了,北边的才开。
        岭上多植梅树,故又名 梅岭 。 唐 郑谷 《咸通十四年府试木向荣》诗:“ 庾岭 梅花觉, 隋堤 柳暗惊。”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庾岭 险絶闻天下……红白梅夹道,行者忘劳。”《红楼梦》第五十回:“《赋得红梅花》诗:‘魂飞 庾岭 春难辨,霞隔 罗浮 梦未通。’” 郁达夫 《送友人之广东》诗:“海天若有行人便, 庾岭 梅花寄一枝。”
        三国时期,陆凯写了一首诗叫《赠范晔》,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开篇点明诗人与友人远隔千里,只能凭借驿使来往,互递问候。而此次,诗人传送的不是书信,却是梅花,用“一枝春”借指梅花,象征春天来临,表达诗人对朋友深情的思念和良好的祝愿。其实,通过此诗不难发现,当时的梅关古道已经具有三重功能:一是驿站,诗中写到“驿使”,其实履行行政管辖功能;二是交通,通过梅关古道可以畅行千里,说明中央与地方沟通畅通无阻;三是交流,通过驿使传递,通过信件往来,人们之间信息交流变得越发珍贵。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13年,秦在五岭开山道筑三关,分别为横浦关、阳山关、湟鸡谷关,打开了沟通南北的三条孔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阳山关、湟鸡谷关已经淹没在历史丛林里,无法查找。位于大庾岭的横浦关到三国时期仍能使用,时间穿越超过四个世纪,是何等壮哉。
        南北朝时,著名诗人谢燮写了一首诗叫《早梅》,诗云:“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其实,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背后隐藏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谢燮于525年在建康(现南京)出生,因为梁武帝太清二年侯景作乱,23岁的谢燮随家人流亡南方。直到陈宣帝太建十二年(580年),55岁的谢燮才被荐为吏部侍郎,实现学而优则仕的古训。他在这首诗中便用“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来表达自己的不得志。此诗是谢燮途经梅关古道时所写,全诗没有一个“梅”字,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和不甘落后,寄寓诗人自己怀才不遇、不甘平庸。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博学多才,又一生不幸。特别在政坛三起三落,也许在北宋续存167年历史里,只有他一人遇到,再无第二人。在那样的历史时期,出入岭南,只有两种途径可以选择,一是陆路,或步行,或车马;二是水路,或小舟,或木船。苏轼两次被贬岭南,途经梅关古道,也是诗兴大发,相继写下《过大庾岭》《度梅岭寄子由》《赠岭上老人》《南还一首》《北归度岭寄子由》《岭上红梅》等诗篇。苏轼写《过大庾岭》时,其在诗中曰:“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仙人拊我顶,结发受长生。”来到大庾岭,他感慨北宋官场的“垢污”,确保自己的“清净”,还受到仙人“拊顶”,对未来“长生”充满期待。《直隶南雄州志》引《娱书堂诗话》,苏轼写《赠岭上老人》并非杜撰。据记载,苏轼返回朝廷时,至大庾岭,少憩村庄小店,老翁出来问从者:“官为谁?”曰:“苏尚书。”曰:“是子瞻欤?”曰:“是也。”老翁便向前作揖,曰:“我闻人害公者百端,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苏轼欣然命笔,题诗于壁上,答谢岭上老人对他的友情与祝福。苏轼奉召回京,再宿龙泉寺,重温七年前在龙泉钟上题诗,好似一个轮回,便依原韵题诗《过岭宿龙泉寺》:“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
        梅关古道能保存至今,不得不提唐朝宰相张九龄。到唐玄宗时,历经八百多年没有进行过任何正式或大规模维护和修葺,又历经战火摧残,旧关道已是破败不堪,遂成“岭东废路”一条。丛林侵道,数里不通。张九龄被皇帝重用,官至宰相。而且唐朝也要加强岭南的政权管辖,必须拥有一条从岭南通往长安的“高速公路”。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向唐玄宗谏言开凿梅岭。唐玄宗下诏,张九龄负责扩展梅岭古驿道。梅岭,就是大庾岭,因为梅花众多,到北宋时已经通称梅岭。梅关古道畅通后,社会效应马上呈现。有诗为证:“长亭短亭任驻足,十里五里供停骖,蚁施鱼贯百货集,肩摩踵接行人担。”此诗便描述了梅关古道畅通后商贾繁荣、人流如织的富足景象。
        与梅关古道相关的诗还有很多,诸如杨万里的《六月十九度大庾岭题云封寺》、文天祥的《赠南安黄梅峰》《至南安军第七八》、刘秉中的《梅岭道中》、张绍的《梅岭路》、戚继光的《入梅关》、汤显祖的《秋发庾岭》、胡定的《度大庾岭》等。从三国时期到明末清初,无数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途经梅关古道时吟诗作赋,记载大庾岭这个神奇的地方,由此彰显南粤雄关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价值。
关于梅花的古诗词名句
   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鲍照 《梅花落·中庭杂树多》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 《赠范晔》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王维 《杂诗》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 《塞上听吹笛》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   《清平乐》
   梅花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冯延巳 《鹊踏枝》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  《山园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二)  林逋  《山园小梅》其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二)       王安石   《梅花》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  《西江月》
  玉人和月摘梅花               贺铸 《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黄庭坚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晁冲之 《汉宫春·潇洒江梅》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某尼 《悟道诗》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周邦彦 《花犯·粉墙低》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李清照 《孤雁儿》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  南宋  范成大 《霜天晓角·晚晴风歇》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游 《梅花绝句》其三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  《卜算子》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二)             陆游   《卜算子》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  《卜算子》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二)         陆游  《卜算子》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陆游  《卜算子》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辛弃疾  《临江仙·探梅》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二)     辛弃疾  《临江仙·探梅》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姜夔  《暗香》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姜夔  《暗香》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姜夔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姜夔  《疏影》  
 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朱翌  《点绛唇·流水泠泠》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南宋  卢梅坡 《雪梅》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二)     南宋  卢梅坡 《雪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雪梅》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郑域 《昭君怨·梅花》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周密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几生修得到梅花                         谢枋得 《武夷山中》
   数点梅花天地心         元朝 翁森  《四时读书乐·冬》   
  数点梅花天地心(二)           翁森  《四时读书乐·冬》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王冕   《墨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二)  王冕   《墨梅》
    庄灿煌梅花诗词
     【五律】《草庵观梅》庄灿煌                【五绝】《草庵梅》庄灿煌
     【七绝】《草庵梅》庄灿煌                【五律】《冷雪梅花》庄灿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