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茏万木白云横,入青冥,此身轻。文景阁中、佳画动心旌。俊鸟间关难解语,斜照里,听溪声。
院连院走走停停,画中行,寄幽情。百福庄严、心佛得澄明。也恨此身非我有,书生也,是前生。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庄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直至北宋苏轼时始变单调为双调。代表作有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
永福寺:杭州永福寺位于灵隐之西约一华里处的石笋峰下,自东晋慧理禅师开山,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清康熙年间《杭州府志》卷三十二《寺观》载,永福寺座落于飞来峰呼猿洞对面的形胜山下,旧分上下两寺,与下天竺(旧称翻经院)等寺一样,同为慧理禅师开山创建。据载,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西印度高僧慧理来杭卓锡筑庵,接连兴建了灵鹫,灵隐等十座道场,永福寺是其中之一,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永福寺依原有规模重建,后又渐废。
二00一年根据杭州市政府90号专题会议纪要精神,由杭州市佛教协会恢复重建并于二00三六月正式动工。
二00三年,根据杭州市佛教协会三届四十七次常务理事会通过,由月真法师任永福寺监院。
二00五四月二十二日,经浙江省民宗委批准,恢复永福寺为宗教活动场所。
永福禅寺占地三百余亩,建筑群落依山而起,全寺分为普圆净院、迦陵讲院、资岩慧院、古香禅院、福泉茶院等五个开放院落,拥有七进、五殿、三堂、两阁、两楼、五亭,以及千余棵古树名木,是杭州市佛教界恢复的规模最大的寺院之一。
开放的永福禅寺正以其恢宏的气势、幽雅的环境,丰厚的历史人文景观,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吸引着无数海内外信众来宾的观光与朝礼。
青冥:形容青苍幽远。指山岭。唐 施肩吾 《瀑布》诗:“豁开青冥颠,写出万丈泉。” 明 林鸿
《无诸钓龙台怀古》诗:“筑臺青冥上,垂钓沧江龙。”
文景阁:迦陵讲院院内右侧建筑为文景阁,为佛教书法绘画艺术的展示场所。去游览时,刚好正在展出的作品为现代山水画作,绘画主题内容大都与永福寺有关。
间关:象声词。形容宛转的鸟鸣声。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百福庄严:永福寺有“钱塘第一福地”之称,院墙之上“百福庄严”四个大字等着你来沾一沾它的福气。
也恨此身非我有: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