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山祈风石刻》庄灿煌
十方宋刻映霞丹,
红日明花带笑看。
岁转无非双眼幻,
鸟鸣犹觉万商欢。
山藏神庙风祈顺,
月照孤帆影弄澜。
冬出夏回艰海贸,
古今何惧水漫漫!
注释:
在中国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项世界遗产。
九日山:九日山在泉州市南安市境内丰州镇西面,距泉州市区约七公里,距南安市区16公里,为我国著名海外交通史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日山,有晋代南迁者,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此登山高瞻远望,故称之;另说曾有一道人,从德化戴云山走九日至此,故名。
该山历史悠久,自唐以来,文人墨客曾先后登临或隐居于此。山势叠叠奔腾,高在百米左右,岩石悬崖,岩峣峥嵘,绿树掩映摇翠,山前晋江流水蜿蜒荡漾,真是“溪流湾漾,峰峦映发,奥街明秀,隐为一区“,景色迷人,风景优美,文物荟萃,成为泉州著名的游览区之一。九日山现为国家5A级景区--泉州清源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日山祁风石刻:九日山最突出和最珍贵的是摩崖石刻,在东西两峰的摩崖上,有宋至清的题刻75段,其中有反映海外交通的13方祈风石刻,记载了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泉州郡守偕市舶官员为“番船”祈风,预祝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史实。
从1961年至今的60年来,九日山祈风石刻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路“升级”到世界级瑰宝。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九日山祈风石刻、石佛和石佛亭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九日山摩崖石刻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7月,九日山祈风石刻成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22个代表性遗产要素之一。
岁转无非双眼幻:年轻的时候,曾经到九日山游玩,现在去时已经老花眼了。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岁月的流转,我们看到的未必真实。
万商欢:南宋时,有大批海外商船到泉州进行贸易,一时千帆万船、客商云集、货物山积,泉州成了“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国际性贸易港口城市,海上交易量持续增加。
山藏神庙风祈顺:
在科技不够发达的时代,海上远航主要靠季风驱动,一路充满艰辛和危险。泉州夏季偏南风,船舶从南部海域回航,冬季偏北风,船舶从泉州出海。民众相信通远王威灵显赫,能保佑航海平安、风调雨顺。因此,每年夏四月、冬十月,百姓会在九日山下的昭惠庙向海神通远王祈求风信顺利,并逐渐发展成泉州民间古老的祈风传统。
最晚在12世纪中叶,九日山通远王祠的祈风仪式已列入国家祭典,由地方官员主持定期举行。官方主导的航海祈风活动,体现政府对于泉州海外贸易的重视与扶持,是国家力量倡导海贸发展、加强海贸管理的重要体现。
祈风典礼非常隆重,郡太守或者提举市舶率领众僚属参加,设祭坛,陈列羊、猪、酒等祭品,然后上香,奏迎神曲,并宣读《祈风文》。
水漫漫:形容水势浩渺,广阔辽远,茫无边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