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方历史沙龙(118)“轴心文明”的过去与未来——先秦思想家再讨论

(2017-01-12 11:59:52)
标签:

杂谈

东方历史沙龙(第118期)


主题:“轴心文明”的过去与未来——先秦思想家再讨论


嘉宾:余世存  胡赳赳

主办:东方历史评论  广东人民出版社

时间:1月12日13:30-14:30

地点:北京老国展1号馆(详细地址后附)


嘉宾介绍:


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等。已出版的主要作品:《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东方圣典》(主编)《立人三部曲》《一个人的世界史:话语如何改变我们的精神世界》《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等。


对话人:胡赳赳,诗人、汉语言研究者。幼年习诗学文,少年时代学医,大学毕业后投身传媒界,先后任职国内重要媒体,出版有随笔集《北京的腔调》、《北京的味道》、《中国的倒影》;艺术批评集《空,欢喜》;另有诗集《玄的弦》等。


沙龙介绍:


许倬云认为,我们正在面临的世界的变化既是自古以来枢轴文明屡次变化的一个阶段,也是重新开始新阶段的时机。每一次变化在各个地区出现的挑战和应付的方式都不一样,各个地区都有其自己的转变形态,全世界的变化并不同步进行。例如中国的长期历史在隋唐以前几乎没有僵化,而在隋唐以后,进入宋代,中国却内向,甚至于“内卷”。十七时期开始的现代世界中,中国自己落在后面。


二十世纪晚期开始的重大改变已经横扫全世界,这将是新的世界文明开始时候。新生的事物都会经过许多考验,人在这个新的世界文明之中也应当自己认识。此时,重新回到过去,讨论中国早期思想的脉络与流变,显得格外有意义。本期沙龙,我们邀请新近出版《先知中国》的余世存和青年学者胡赳赳,围绕轴心文明和中国古代的“先知”思考,展开讨论,欢迎自由参加。


延伸阅读:


《先知中国》,余世存著(广东人民出版社),本书是先秦时代的专题史、人物纪传史,作者选其中29位人物的预言为中心展开,并对预言本身予以分析,说明一人、一国的命运轨迹,许倬云作序。


详细地址: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1号馆 C186-195/212-221 广东展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