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父母就该这样!

标签:
家庭教育教育 |
分类: 正向教育 |
先前,一谈起家庭教育,人们便把目光全部朝向孩子,总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于是,家长总盯着孩子的不足之处,家长的精力大多用在教训孩子的、想方设法纠正孩子的过错上。这样的做法,这样的认识收效甚微。逐渐,人们认识到:其实,家庭教育是提高家庭全体成员的素质教育,包括子女也包括父母。而且,父母教育比子女教育更重要。父母是家长,是一个家庭的管理者。父母管理家庭,需要多种管理知识,比如家政知识,涉及到衣食住行卫生保健教育娱乐,涉及到经济文化甚至法律宗教政治,这些知识即使具有高等学历的父母也得花精力学习才能掌握。没有这些知识,提高生活质量、教育指导子女、构筑和谐家庭便会成为一句空话。
------------------------------------------------------------------------
父母是子女的教师,是子女的监护人。子女的社会化所需要的许多知识经验,要靠父母去引导他们去学习、体验。“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这是学校教师常说的一句话。父母当然要比子女多懂得一点,才能够教好孩子。同时,父母又是子女与生俱来的最早的模仿对象,重视自我学习的家长才会成为子女的好榜样。
作为组成社会最基层的家庭,父母当然是个家庭的法人代表,可以说是这个小小的基层社会组织的领导者。每个家庭的和谐,整个社会才安定。父母之间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关系是协调家庭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的晴雨表。而这种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不学习是很难提高的。
父母的自身发展,需要学习;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学习;家庭的和谐幸福,需要父母学习。这大概就是父母必须接受教育的三个主要理由,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
针对子女教育,父母应该学习什么呢?
一是学孩子。主要指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阶段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了解孩子的各种需求,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了解孩子的性格、气质、爱好等等。越细腻越好,只有了解孩子的一切,教育才会有的放矢,才能对症下药。
二是学自身。这主要是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认识自己的一切,然后才能够补短取长发挥自己教育孩子的优势,做个称职的父母。
三是学一切。这主要指广学博采,多学一点对孩子和自己都有好处。父母怎样学习,这里有三点建议给家长:预知孩子可能会产生问题,事先学,当孩子产生尚未预料的问题时候,事中学;当解决了孩子的某个问题后,总结经验教育,也称为事后学。孔子曰:“好学近乎知”。只要学习,父母就能从从容容面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怎么办”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说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大。孩子一生下来除有哭、吃奶等本能外,别的知识和本领都是成人教的。父母教他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物,教他说话和行动。孩子最初的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也是从父母那里学的。一般来说,孩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向父母学习:
第一个途径:父母对孩子的直接教育。这就是孩子从父母对他的行为要求、评价和态度中雪大用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例如:妈妈告诉孩子:“不可以打人的,如果打人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于于是孩子开始知道打人不好。
第二个途径:从父母对周围事物的评价和态度中学习。孩子会从父母那里学到怎样观察和评价周围事物。当妈妈出去看病回家,感慨叙述在公共汽车上年轻人怎么对她关心照顾,这些人多么好,孩子就很自然地领会到,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是好事,关心人、帮助人是美德。
第三个途径:父母本人的思想品德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缺乏和社会接触交往的经验,总认为父母的言行都是对的。父母怎样工作、学习、处事待人,孩子都看在眼里,下意识的模仿,作为行动的准则。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自己要受教育,父母为了教育孩子,应十分检点自己的言行。
-----------------------------------------------------------------------
因此,作为父母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教育方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是教育孩子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