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晒晒"变态娘"的家长之多少!

(2011-07-25 10:27:23)
标签:

教育

分类: 正向教育
    http://s12/middle/760fcb0fga8dbce6acacb&690(武汉妈妈"变态娘"接受采访)
   关于武汉妈妈“变态娘”,是最近家长会QQ群里热议的话题。“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舍得拿大把大把的钞票送给培优机构”,“眼睛盯着的是考试成绩,耳朵听的是各路有关教育的小道消息,口口谈论的是奥数培优”……“变态娘”的育儿经历有多少共性?怎样看待“变态娘”的育儿理念和行为方式?家长们有的力挺,有的态度鲜明地与“变态”式家教划清界线

  -------------------------------------------------------------------

    谁是“变态娘”?

  ---------------

    “变态娘”是武汉一位妈妈的自称。这位武汉妈妈最近在当地的家长100论坛上,以“大熊猫”的网名发了一个帖子:《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帖中她历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变态”行为: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舍得拿大把大把的钞票送给培优机构;孩子上学我们工作、孩子培优我们作陪,节假日不属于孩子也不属于家长;眼睛盯着的是考试成绩,耳朵听的是各路有关教育的小道消息,鼻子还要灵敏嗅出暗流涌动的培优市场孰优孰劣,口口谈论的也都是奥数呀培优呀;甚至认为:“爱她就是害她,心疼她就是狠心,总不能为了一个快乐的童年就失去美好的未来吧?”

  因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和丈夫有分歧,争执中丈夫斥责她“变态”,这位武汉妈妈于是以“变态娘”自居。

  “大熊猫”的写实帖子,引发了众多家长的共鸣,大家纷纷跟帖“晒”起自己的“变态”经历,大部分网友都自称是孩子的父母也自认是“变态娘”、“变态爹”,诉说着“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辛劳与“变态”。

  帖子中,“大熊猫”说:“变态?变态!是呀,哪个儿女不是父母的心头肉,谁又愿意强加给孩子无尽的压力和无穷的重担,上刀山下火海,为了孩子父母愿意牺牲自己。可学习是无法替代的,竞争如此白热化,做家长的,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挣扎在洪流中,疲惫着厌倦着烦恼着痛苦着、努力向所谓的岸边挤去,即使心如刀绞却不肯伸手去捞,因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家长们都磨练出了一颗变态的心!”

  据媒体报道,“大熊猫”原是一名中专老师,现在做个体生意。她女儿今年12岁,刚小学毕业,准备“小升初”。从三年级开始,她就让女儿参加培优班、上奥数班。看到女儿一度被奥数折磨得内向、忧郁、少言寡语,她也允许女儿中断过一段时间的培优,但面对“小升初”的压力,迫不得已她又拽着女儿重回培优大军。

  “大熊猫”坦言,当前,取消小升初统一考试、控制上课时间和减少作业等措施,看似是为孩子们“减了负”,然而,一些名牌中学为了获取优秀生源设立了诸多“路障”、“门槛”,如奥数获奖证等。为了能进入名校,不少孩子不得不去培优,“减负”的效果全都体现在了“加正”上。

  --------------------------

  “变态娘”“变态爹”很无奈

  --------------------------

    您是“变态娘”吗?在教育孩子方面,您是否也和“变态娘”一样“变态”?

  家长群里,面对这个问题,参与调查的大部分家长都作了肯定回答——我们身边,自认为是“变态娘”、“变态爹”的真不少。

  http://s15/middle/760fcb0fga8dbdce07e7e&690(赵薇的儿子多刻苦!)

    网友“爱丽斯”感叹:“我家跟‘大熊猫’的情况完全一样,现在老公和儿子都说我变得不正常了,提前更年期了,受不了了。我也不愿意这样呀!谁不想下班后和家人散散步,打打球,逛逛街,弄得我像‘猪坚强’似的……”

   家长“海棠妈妈”一边倾诉一边反省:“快乐的童年已不属于现在的孩子们了,自己有心不去逼他上这班那班的,希望他在小学阶段还能有些美好的回忆,但孩子的爷爷奶奶却说你不负责!想想也有道理,你不学,别人都在学,而且择校都要求有奥数的得奖或什么的竞赛得奖。想到这些我心很痛啊,这么多的培优,想不通的是课外学的比课内学的还多还深,上学还有意义吗?难道只是为了一纸学籍?可改变不了啊!才‘小升初’,路遥遥,记得你刚降临人世时,我不求你能成才,只求你快快乐乐成人,现在恐怕快快乐乐也是你的奢侈品了……”

  家长曾先生坦言,自己和孩子他妈对儿子也挺“变态”:“现在儿子的眼睛也开始近视了!他经常因为没有在课间把家庭作业做完而挨打!因为放学后要去培优!他不愿去培优,想去打乒乓球,结果乒乓球拍被他妈摔烂了!”

  家长刘先生在南宁市打工,无房无车,月收入2000多元,他自认为自己比其他“变态爹”好一点,因为他目前只“逼”孩子上兴趣班:“孩子刚6岁,为了让他有一个学习的好习惯,暑假我送他去参加了一个主持人兴趣班、一个跆拳道班。有时他不想去,我会很急地训他一顿,过后又很后悔。其实我也每时每刻在衡量,自己对孩子是不是要求太过了。”

  自责之余,刘先生认为自己这样做和“变态娘”的出发点一致:多学一点对孩子总是好的。“开学他就上一年级,我带他去报名时,报名表上就要求填写‘特长’一项。如果不参加兴趣班,这项岂不是空白?”

  家长“一木成林”也认为,不让孩子多学行不通,因为“目前的升学趋势就是以分数、成绩论英雄的,试问没有数奥、英奥证书,好的学校是否会收你家小孩?就是住在学校对面人家也不收的”。

  刘先生表示,“变态娘”、“变态爹”真实反映了一种教育现实,是大环境之下的必然现象,“我相信每个人都懂得,给小孩太大压力不好,但现实逼着你,我们不能改变现状,不得不随大流”。

  ------------------------

  有没有拯救“变态”的可能

  ------------------------

    讨论中,有家长很纠结:一方面,我们想让孩子能轻松快乐;一方面,我们又希望孩子不输给别人。从事教育培训的艾老师认为,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确实存在许多误区和弊病,造成学校累、家长累、孩子更累,确实应该为孩子“减负”,还孩子快乐的童年。那么,我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对此,不同的家长态度截然不同。  

  有的家长坚决力挺“变态娘”:

  家长韦女士认为,“之所以有‘变态娘’、‘变态爹’,可能其中有些家长是为了面子,但更多的家长是为了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好的校风而择校,所以培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家长自己没有能力辅导,不送去培优怎么办?抱怨是没有用的,好的学校,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不一样的,名牌大学提供的机会当然多于普通大学。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家长黄先生认为,生活中诚然有部分没有好的教育背景的人事业也很成功,“但如果他回忆自己的一生,初、高中成绩不好,也是过得比较郁闷的,没有上名牌大学的经历也是一个遗憾。中国从隋唐科举考试以来都是注重功名的,这种千年来的文化心理是不会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消失的”。 

  有的家长拒绝做“变态娘”:

  未婚人士谭小姐经常辅导侄儿的学习,她认为家长“变态”,“其实这里面家长也有责任,他们过于在意分数和排名。在这种教育下孩子真正学到的东西不见得增加了”。谭小姐说她只赞成侄儿去参加英语培优,全球化时代,英语必须学好。

  http://s3/middle/760fcb0fga8dbe5f70262&690

    (看!这表情,压力太大了)

    “我绝不做‘变态娘’!我要给儿子一个健康、幸福的童年!”家长李女士表示,“我勇敢地叫培优走开。儿子今年‘小升初’,没有很纠结的事。他们的小学校长、老师,大多数重视素质教育,平时作业并不多,但学生的成绩并不差。我向这样的老师致敬!”

  -------------------------------------------------------------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您是否也和“变态娘”、“变态爹”一样困惑、纠结,还是如李女士一样,能坚持“不变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