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茅台门":暴露垄断企业监管乏力

(2011-04-14 21:22: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焦点

浏览-资料展示:

 

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所开的发票显示,中石化广东分公司一次性购买了近82万元的茅台酒。

 

 

 

被曝光的企业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油分公司”,所进酒水多为“拉菲”等名贵洋酒及高价茅台酒。其中,仅一瓶拉菲1996(750ml)的无税进价就高达11846元。

昨日,一标题为《中石化高层喝酒万元一瓶,如此穷奢极欲,油价不涨才怪》的帖子在天涯论坛曝光,并遭到网民炮轰。本就因过高油价饱受非议的国内石油巨头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网上所公布的多张发票复印件显示,此次被曝光的企业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油分公司”,所进酒水多为“拉菲”等名贵洋酒及高价茅台酒。其中,仅一瓶拉菲1996(750ml)的无税进价就高达11846元。另一张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所开的发票显示,中石化广东分公司一次性购买了近82万元的茅台酒。

据悉,酒水发票之所以被曝光,是因内部员工对中石化广东分公司高层“天价酒水动辄几十瓶不知所踪”的做法感到不满。该爆料人士称,“下面(指帖中下附的发票复印件)这些都是中石化广东分公司去年中秋节购酒送礼的发票,大家可以看一下那些数据。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买一次酒都是好几十万好几十万地买啊!更令你想不到的是,这些都是一周内所购买的,实际购酒达到了300多万元”。

近来上涨的油价已经让消费者叫苦不迭。网民纷纷发帖炮轰石油巨头,称其垄断市场损害消费者利益。此时下属公司“天价酒单”被曝光,更是让石油巨头成为众矢之的。

网民秀才江湖发帖称:“在老百姓抱怨声中,石油又涨价了!当看到中石化员工曝光的几张中石化高层消费的发票,我释然了,原因找到了!如此纸醉金迷、如此极尽奢靡,油价焉能不涨?如果不涨,如果不把他们的高消费转嫁给消费者,难道让中石化这些领导自己买单!?”网帖还把矛头直指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总经理鲁广余,指其去年中秋节前,指使手下用便利店非油品促销费,从9月起,先后购进高档酒三批。

而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方面所谓的“非油品经营”的确有其依据。一位中石化系统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按照中石化的严格内控制度,假设采购的高档酒是用来送礼的话,这类费用应算是公司“经营费用”。

这批天价酒也可能是出于业务需要,现在通过业务相互之间往来,请吃送礼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尤其现在对送酒请吃饭这些方面的界定仍处于空白地带,“如果确实是业务需要,请吃饭、送酒数额不是巨大的话,即便查出来,一般也很难定性。”知情人士称,2009年从贵州调来的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鲁广余把茅台作为公司接待用酒的主打产品,重要的接待都指定喝茅台。

从发票的情况看,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购买茅台酒的行为属于团购。

古井贡酒(000596.SZ)前总经理刘敏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团购是这几年新增的一种销售渠道,企业因为可以直接接触消费者,在进行中高档白酒销售时非常重视这一渠道,而大型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也因为可以保证接待用酒的质量,愿意采取这种方式。刘敏估计,公款消费占到高端白酒销售一半左右,而超高端白酒占比会更高,“这主要是因为白酒还是一种面子消费。”

从这些现象分析这些高档酒的去向和带来的“猫腻”:1)餐桌招待。中石化央企巨头,财大气粗,交际餐桌当然是天价好酒。大气方显“巨头本色”。2)名酒送礼。酒文化也是中国的历史特色,即可摆脱行贿之嫌还可交流感情,实乃高妙之举。3)政府国企交通费用支出份额很大、名目繁多,多余油票同样在加油站可以加到“名酒”。油料是公费,名酒也是公费,公吃公喝何乐不为!4)发展业务,相互利用,拉关系网,一举多得。鲁广余09年前在贵州工作,到了广东后当然会打“酒”牌了。5)利用非油品营业谋取暴利和私利。其实,很多人只知道中石化是卖油的,但是数据显示,2010年中石化广东分公司非油品营业额已经接近7亿元,其中酒类就占了3.6%,2500多万元。

实际上,关于中石化的“天价”曝光已不是第一次。2009年7月,“中石化大楼安装1200万元天价吊灯”、“中石化2.4亿元奢华装修惹众怒”等帖子也曾引起不小的风波。而这一次爆出的天价酒采购一事,自然再一次触动了大众的神经。中石化的这些费用不是私人的,而是大家的。它的每一分浪费、流失、贪污、腐败都是人民的“血汗钱”,“政府可忍,人民忍无可忍”。

中石化只是国企一员,今天曝光的是“茅台门”,“天大腐败门”还有多少蒙在鼓里;中国骄横跋扈、吃霸王餐、日进斗金的央企又有多少因内部管理监督漏洞百出、政府监管乏力而“日失斗金”,这时乃国家之不幸,百姓之悲哀!中石化高价购买茅台酒,暴露出一个问题,政府应该如何监管垄断企业。现在对垄断企业的监管实乃惨白无力,也极大地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