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十二: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
(2022-10-14 17:22:51)分类: 书海泛舟 |
一个好的教育研究理论构思,必须具有科学性。具体表现在:
(一)所依据的历史和现实材料全面、充分和客观
这是教育研究理论构思立论的实践基础。教育研究的理论构思来源于对教育实际的观察和对教育经验事实的提炼和筛选。
理论构思作为从问题总和到科学理论转化的逻辑形式,研究者要实现客观地接近研究问题,以概念、原理形式概括反映教育现象及过程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因此,理论构思的概念及其关系都应以一定的客观事实或材料为依据。对于形成理论构思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可靠的实验观察基础上进行的全面分析,照顾到“全部总和”,包括反例,否则,事实分析的谬误必然导致理论概括上的错误。
(二)具有指导教育实践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教育研究的理论构思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要立足于解决当前中小学教育发展中带有基础性的重大现实问题,舍去细枝末节,使构建的理论框架对教育实际问题有强的解释力,同时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
(三)理论分析着眼点的正确性
理论构思要有一个正确的着眼点,一个适合的研究角度和基点,同时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思路。这就要求研究者不仅要从总体上把握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要有对教育现象本质问题的深刻洞察。当前在我国广泛开展了对中小学活动课程的研究。认真考察就会发现关于活动课程的研究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分析的着眼点。
(四)
教育研究的理论构思,要有新意和时代感,而且还必须实现对原有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反思和超越。如近年来电化教育媒体开始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广泛应用,其中不少研究的视角是放在媒体使用的方法技术上。如果说没有理论构思的研究可能是盲目的研究,那么有了理论构思,但没有新意和特点,这样的教育研究很可能仍是一个低效的研究。这就要求研究者在形成理论构思时,要对已有理论进行反思,敢于用“新的事实” 做出新的结论。
(五)
理论构思所含的基本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如主体性、三自能力、小主人教育、和谐教育、自我控制能力、社会技能等反映研究课题特点的核心概念,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有严格规定的含义,二有好的概括度,三有好的清晰度。
在理论构思中,由若干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结构,应符合逻辑要求,要有系统,要求既能反映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又能反映事物的丰富多样性。这就是所构建的理论体系的逻辑符合所要研究的教育对象结构的合理性。如果理论体系结构缺乏合理性洞样会导致研究中的随意性。
以上五个方面,也正是我们在进行研究理论构思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