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六: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
(2022-08-13 17:54:35)分类: 书海泛舟 |
教育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式,但从总体上 分析,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或范式。
一种是观察分析教育现象,应用归纳法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培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趣,使分析方法在科研中取得了主导地位。 这是先摆事实后求结论,根据某类中每一事物(或一些事物)共有某一属 性推出该类全部事物都具有该属性。归纳的方法,强调通过调査、观察、实验、统计,搜集和积累大量的充分的材料,然后通过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另一种是推论——验证的演绎法。这种模式最早始于亚里士多德。演绎法是在少量事实基础上,通过理论思维提出假设或判断,然后用观察、 实验来验证所提出的一般教育原理。我国赵宋光基于生成学习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语言符号镶嵌结构教学模式”的研究,张梅岭基于学生认知结构、数学学科知识结构分析基础上进行的现代数学教学研究,冯忠良的结构——定向教学,卢仲衡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张定璋的整体综合发展教学实验等研究基本属于此。
两种研究形式各具不同特点。在逻辑轨道上,归纳法总体上讲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是对经验获得的事实进行概括,而演绎法则是从一般到特殊,先假设,后求证,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o在思维方式类型上,归纳法是属于形象具体思维的范围,强调思维的系统性、条理性,强调 事实例证真实充分,循序渐进,目的是确立科学认识基础的客观性,并由此得出合乎情理的、或然的推论,是为了探索事物的规律性。而演绎法则属于抽象思维范畴,强调运用事实的想象力,以少数公理为出发点,通过推理构建理论体系,并对新的经验事实预言。推理——验证的演绎法是从一些作为原理的判断形式,推导出一个必然性结论的判断体系,目的在于建立理论体系。
教育实践中不少研究往往是两种方式的结合,如上海青浦县的“尝试 指导,效果回授"数学教学实验,正是两种方式的结合,由或然性推导到必然性结论,由科学事实到科学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