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之十四:课堂随想
(2020-03-04 23:08:24)分类: 书海泛舟 |
读了《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这本书,我开始思考:“我的课堂是孩子喜欢的课堂吗?是基于孩子生命成长的课堂吗?”在不断的思考和叩问中,曾经的课堂一幕一幕地浮现在眼前。
“老师,这节课我们还是读书吧!”
“对,还是读书吧,我们喜欢读书!”
“读书吧,老师!”
……
一进教室,就听到孩子们恳求的声音。这其实是两节作文课,我原本想讲评一下孩子们的习作的,但是当触到孩子们那迫切的眼神,再看看他们手中早已准备好的要读的书时,我改变了想法。
“好的,想读就读吧,注意保持安静啊!”我微笑着看着这群小书虫们。
“老师真好!”小升晃着小脑袋伸出手指作了个“耶”的动作。
“老师英明!”
“老师威武!”
……
“别卖萌了,快读吧。”看着这群可爱的小家伙,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很快,教室里就安静下来,只留下翻书时轻脆的声音。
虽然离毕业还有一个多月,但这学期的语文课本我们已经学完,还读了《狼王梦》、《青铜葵花》、《鲁滨逊漂流记》以及和课文相关的一些文章。剩下的时间是不断地复习课本内容,反复做一些测试卷,用以提高考试成绩,还是做点其他的呢?这时,我想到了我的女儿。女儿在小学时比较喜欢读书,特别是到了六年级,非常喜欢读一些校园小说、科幻小说,很多时侯该吃饭了,得叫她几遍才过来,吃完饭就又抱起了书趴在床上看。每每这个时侯,我从不敢打扰她,因为我觉得任何时侯,读书都是最优美的事情。可是升入初中后,女儿的阅读时间被无情的作业一点点地挤掉了。直至最后,女儿只能利用上卫生间的空儿读一会儿书。我怕这样对她眼睛不好,想制止,但她又能从哪儿挤时间呢?
现在,我的学生很快就要升入初中了。在追求升学率的初中教育里,我已能料想到他们将和我的女儿一样面临着被无休止的作业、试卷纠缠的日子,他们也将没有时间去尽情阅读自己喜欢的书,体验读书的乐趣。那么在这两个月里,我是要做为分数而战的老师还是给孩子们一个安静的空间,让他们静心体味阅读的美好呢?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我知道,成绩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成长,而阅读,却能给成长打好精神的底色。一个孩子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于是,在每周七节的语文课上,我拿出了四节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我希望能够在这样宽松的时段里,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阅读的美好,能够像享受美食一样享受阅读,直至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仍能像对美食的渴望一样,对阅读保持着一种自觉的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这样,他们就不会迷失在作业的丛林中,就不会只是为了掌握知识而失去了思考的时间,而是会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去阅读,从而形成一个学业和阅读互补的良性循环。
我愿意我的课堂,始终是心中有“人”的课堂,始终着眼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当这些孩子长大后,在他们的思绪飞回童年的课堂时,脑海中浮现的会是我和他们一起拈页展颜、静心阅读的画面。这,也是我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