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无法从空空如也的杯子里倒出水来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个杯子,一生依靠别人生活,活在别人眼光中的人,口渴时只能依靠别人的施舍,别人往杯子里倒茶你就只能喝茶,别人往杯子里倒咖啡你就只能喝咖啡,如果别人往杯子里倒毒药无奈之时你也只能一饮而尽。
人的一生,一个人所承受的东西,所感受过的东西,如果不能形成自身心灵感受性上的觉醒与感悟,这个人的一生就是盲目而又随波逐流的。
一个盲目而又随波逐流的人就像是一个空空如也的杯子,因为在心灵上缺乏认识和智慧的源泉,这种人的人生无论遭遇什么,他们因为自身心灵的干涸,既无法通过自身的智慧清泉浇灌自己干涸的心灵,也无法通过自身的认识合理的解决自身的各种遭遇上的困难与麻烦,从而也就无法让自己自身的认识合理地把困难转化为资源的能力。
对于每个人来说,每个人的出生环境和生存条件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人人生遭遇上的外部条件,但是一个人能不能成长,往哪个方向成长却永远只能是自己的问题。
一个人的外部环境和人生遭遇只能决定一个人自身那个杯子的形状,具体要往杯子里倒满智慧之水,还是人生的苦酒,就只能靠每个人自身的人生修为和人生目的上觉醒程度来决定。
人的成长需要自身那个杯子里的东西来犒劳自己,来鼓励自己,来促进自身的不断成长。心态不是人生修为的结果,而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人长期精心酿造自己心灵感受性的结果。人生的感受性可以是一杯杯清水,也可以是一杯杯精心酿造的美酒,至于个中味道全在于每个人的真性情当中。
性情是一个人成长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自身形成的一种深入到灵魂的气质上的东西。性情作为一个人真诚上清澈透明的觉悟和智慧,它多了几分热爱,精炼了些许笃定,燃烧着不急不躁的人间温暖,它不单是一个修为之人心灵上的绝佳酿造,也是接人待物上的温润如玉,如沐春风。所以说,自古以来,真正在人生心境上修炼到至清至纯的人,都是那种真性情上的人。
人的一生,人生遭遇也好,格局和见识也罢,它们都只不过是每个人心灵之泉上酿造个人内心感受性上所需的资源和资料罢了。那些不懂得这些道理的人,反而会拿那些酿造所需要的原料当做人生的资本来进行攀比和炫耀,那不但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也是一个人之所以终其一生,其人生之杯中空空如也的根本原因。
人的内心无滋养、无涵养,无自身心灵的酿造之物,他们因为缺乏智慧,就必然会向外部盲目寻找。人向外部寻找虽然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人生学习的过程,可是,生存技能和各种利益虽然是很多人之所以学习的动力和目的,但是,它们终归只是生存上的模仿和努力。人追求生存状态上的美好,对于每个人来说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是,人的自利之心是必须要靠欲望来不断去获取的,在很多时候,人生的苦难不是自利之心所造成的,而是欲望的无休止泛滥所造成的。人无欲望不能称之为人,可是,人假如只是活在无休止的欲望之中,他就同样会失去人在心灵感受性上人之所以是人的基本属性,因为欲望的泛滥会遮蔽内心反思层面上的真实感受性,人缺乏感受性就无法认识,人无法认识就必然无知。
人不是在欲望上成为人的,人是在感受欲望、认识欲望、领会欲望的合理性上才成为人的。对于人来说,在人的意义上,不在于欲望,而在于每个人的感受性。人是通过感受性来滋养自己,来为自己解渴的。在人生欲望上,人会因为欲望越来越饥渴,而,人作为意义上的动物,人的感受性会让人成为意义上的人,而不是欲望撕咬上的动物,关于这一点,它不是人天生的生存欲望所需要的,它是每个人希望自己是人的那种心灵饥渴所造成的,在这一点上,就必然决定了人就必须是心灵感受性上的人,必须是灵魂活性上的人,人才是被心灵智慧清泉所涵养、所滋养着的人。也只有那样的人才是具备自由意志、有着真性情温度上能够温暖自己,温暖别人,温暖人间的人,而这一切又都是人之所以是人的使命和意义。
2024.10.29 罗立辉
后一篇:情感是欲望上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