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产生于现实对内心的不了解
(2024-10-23 17:41:15)
人期待于现实,又在现实对自己的不理解上一次次希望破灭。人类热衷于社会关系,热衷于八卦和娱乐,有时候是为了获得利益,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获得某种程度上的理解,或者是为了获得一些友谊上的温暖。
人在人生寂寞的程度上得不到友谊的温暖和理解,就会对人生产生莫名的空虚感,当这种空虚感长期无法排解时,人就会感觉人生是荒诞的,甚至是某种程度上虚无而毫无意义的。
人在社会关系上,人人都在渴望理解,然而,人人又无法获得现实的全部理解。人得不到理解就会产生情绪反应和心理负担,事实上,很多人的焦虑情绪就是这样产生的。
普通人通过家长里短,娱乐八卦,互相揶揄,互相调侃,本质上都是在发泄不得志,不被理解的情绪。现实世界的真相就是,往往越是变得无聊,往往越是变得盲目而又无耻的人,他们的心理负担越轻,他们的情绪反而会相对平静,因为,那种人往往会通过无聊与无耻,获得一种自以为心安理得的报复快感。
一个人越是无聊,这个人就越是会有成为无耻之人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越是生活的不如意,那种人越是容易变得毫无廉耻,那种人因为长期得不到社会现实的认可,更得不到现实社会的理解,他们内心的空虚感就会变成日常行为上的无聊和无耻,而且,那种人会把无聊上的调侃和无耻上的伤害与污蔑当成自身的优越感,强加给其他人,在报复心理上获得一些心理扭曲上的快感。
人总是现实利益上的人,而又同时是心理活动上的人。人生的矛盾就在于,人总是在能够获得利益的社会关系上足够的虚伪,又总是渴望别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是有内心需求的人。人的这种两面性人格,不但充满冲突和矛盾,而且没有办法能够获得一致性上的调和。所以,人生体现在现实社会里总是无法摆脱痛苦和沉重感。
人在人生体验上,既要社会虚伪性上的利益,又要现实真挚感情上的理解,这种无法调和的现实矛盾就是很多人人生理解上的荒诞感。很多时候,人生的荒诞就在于,每个人都把人生过分的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既想从别人身上获得足够的人生利益,又想从别人的身上获得足够的友谊与理解。这种人生自私性上充分释放的荒谬人性,注定是无法得到全部满足的。于是,人性上的嫉妒,憎恨心理也就因此而产生。
人总是在社会性上充满报复性,而又同时充满热情洋溢的参与主动性。人的这种盲目性上的两面性注定了每个人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不被理解。而,这种情况又会加重每个人的内心不满足与人生寂寥程度上的荒诞感。往往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自己与自己独立相处的能力,就成为人生建设能力上的必须与必要。
人之所以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现实利益,而是为了让自己真正的成为自己,不在过度依赖外在的社会关系,不在活在别人的看法和别人的眼光里。
人只有在独立思考的能力上具备自己理解自己的能力,才能摆脱现实世界不理解上的人生虚无感和人生荒诞感。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只有是认识上匮乏的互补,才会引发主动学习上的真正理解,而那种理解又只能是独立思考层面上的知识和见解。当一个人的见识和知识结构能够为别人带来豁然开朗的内心明白和醍醐灌顶的人生觉悟时,他们才会主动的去理解你,他们才会把自身理解上的那种人生充实感应用于自身荒谬感觉上的修补和建设。
在人性上,一个人越是无知的八卦和造谣,越是会在无耻的报复心理上对别人进行伤害,那种人不但得不到自身渴望上的那种现实理解,他们还有可能会被更加的无耻所伤害,从而更深的跌入到人生虚无荒诞的深渊。
人总是在自己认识自己时才能真正的在理解层面上,见众生,见世界。一个人也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见过世面。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不无知,不放纵,不伤害,不荒诞,人也只有达到这种人生境界才能“看水是水,见山是山”,才能“格静守中,心无越逾”。
2024.08.30 罗立辉
前一篇:开放的心态能够降低学习成本
后一篇:人总是平庸于和别人的意见相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