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总是高估别人的幸福

(2024-09-12 11:14:27)









一个人嫉妒别人就是在高估别人。高估总是羡慕程度上嫉妒恨,一个人羡慕别人就会活在别人的成就给自己造成情绪困扰里。人活在别人的生活情绪里,就会失去自身的生活。一个人越是迷失在自身生活里,他就越是没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生活。到最后,一个在生活上极不如意的人,越来越强的嫉妒心就会逐渐让这个人成为一个不同程度上心理扭曲的人。


在生活中,人人追求幸福,人人渴望幸福,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幸福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很多人认为有钱,能够获得更多物质条件的生活方式就是幸福的生活方式。他们不知道的是,因为幸福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幸福只有幸福状态上的境界性,只有幸福理想上的合理性,幸福却没有唯独没有幸福程度上的标准和定义。


幸福既然只有幸福状态上的境界性,只有幸福理想状态上的合理性。那么,一个富豪在幸福状态上不一定就会比一个自由自在的,能够自食其力的普通人幸福。因为很多时候,一个人拥有的金钱往往是通过很大的压力和不自由的时间换来的。


幸福是一种符合自身感受性的心理感受状态,幸福因为没有标准,而且,幸福根本上又是一种理想状态,所以,那种嫉妒别人幸福的人本身就是可笑的,无知的。一个人往往因为狭隘的嫉妒心理,在扭曲的内心上,憎恨一个没有具体标准的理想状态,而且因为这种嫉妒上的狭隘心理,同时也把自己同样渴望着的自身理想状态上的幸福目的性让嫉妒心给吃掉了,你说这种人是不是既可悲,又可笑。


在人生的道路上,“恨别人有,笑别人穷。”是一个人极其愚蠢的认知方式,也是一种极其糟糕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不能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方式,而是生活在没有止境,没有底线的盲目攀比里,让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欲壑难填里,盲目地在自身的无知上扭曲自身的心灵,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上,逐渐让自身的无知蒙蔽自身的心灵感受性,让自己在内心上看不到自身的光明,发现不了自身的天赋与幸福。让自己活在盲目性的暗无天日里,感受不到一点生活的乐趣,享受不到一点人生的幸福。让自己堕落在可悲,可叹的人生角落里,阴暗,封闭,憎恨,痛苦。


幸福作为一种内心深处的愉悦与满足,真正的幸福是在发现上建设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幸福永远不可能是比较出来的。比较虽然能够产生优越感,就算是一个人总是能够通过比较体现出来优越感,那也只是一种虚荣心上的感觉,它一旦离开比较对象,那种优越感就会转瞬即逝。更可况,在比较上,能比较出来优越感,就会在比较条件上遇到更有优越感的比较条件,与比自己更具有优越性的人比较就会产生沮丧心理上的挫败感,那种比较反而又是一种痛苦了。


幸福之所以没有办法比较,不只是在幸福的内心满足程度上缺乏比较标准,在很多时候,一个人内心满足上的那种幸福感如果体现在别人身上,也可能会是一种痛苦的感觉。比如,一个爱吃甜食的人,他吃到一种他喜欢吃的甜食对他来说在当时就是满足的,就是幸福的。可是,甜食对于一个糖尿病患者来说,无论这种甜食多美可口,无论多么好吃,糖尿病患者吃了它就会增加疾病上带来的风险和痛苦。所以说,别人的幸福只能欣赏,只能祝福,而不能比较,事实上也无法比较。


经济落后地区的人总是感觉经济发达的地方人民生活就一定是开心和幸福的,可是,在高生活成本,高强度上班压力的地方,很多人不但要背负着高房贷,忍耐着看不到边际的无休止加班时间,停留在这种高压力,高成本,低收入状态下的人们,有时候在痛苦的心理感受性上可能更羡慕非洲那种自由自在的原始生活,因为对于人来说,过多生活的压力导致一个人长久不能拥有自由的时间,虽然换来的是一种表面上的现代化生活,可是,他们真实的内心却并不一定就是幸福的,甚至更多的反而是一种痛苦的感觉。


既然现代化在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在高生活成本压力的当代,每个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身的需求和欲望就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学习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要做的事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成长经历基本都是一样的,大家所面对的生活压力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每个人没有必要在相互比较的心理上总是认为别人就一定是比自己幸福的,别人就一定是比自己更开心的。更何况,在幸福的理想状态上,在幸福的内心感受性上,大家的期望和感觉又往往是不同的,是没有具体标准可以比个高低上下的。每个人放平心态,各自安排好自身的生活,合理分配自身的欲望,在生活的建设意义上就是正在成就自身幸福的行为和心态。不刻意,就是自然而然上的开心,不比较,就是专注于自身感受性上的内心满足。而,满足就是正在幸福。





2024.08.17   罗立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