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姻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024-08-27 11:11:07)








不能在婚姻中享受辛福的人,在生活中同样不能幸福。


过度强调经济独立的人本质上都是不能真正独立的人。很多人把当代人不结婚归结为女性经济独立的结果,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因为经济独立恰恰是可以组建家庭,抚育后代的物质基础,现在反而成为了年轻人拒绝结婚的借口。与其说现代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是出于经济独立的结果,不如说,是他们不理解自己,不了解生活的结果。


精神贫瘠的人总是通过物质的炫耀肯定自身的依靠,总是通过和别人的比较来肯定自身的安全感,于是就出现了有房有车,有吃有喝,有存款的大龄不婚青年,他们好像很现代,他们生活在伪时尚,精致的虚假里,逐渐的在这种越来越熟悉的虚假生活习惯上认为自己真的是在引领时尚,是在代表精英阶层。


人只有在极度空虚的情况下才会极度的虚假。虚伪虽然是人类社交性质上的必然性,但是,一个人社会交往上的虚伪性往往体现在情感热情上的虚假会多一些。在社会性交往的虚伪性上,物质炫耀的虚假性往往是必须要适当克制的,因为任何人都知道炫耀是有效社交的最大障碍。而,情感热情上的虚假虽然同样是虚伪的,但是体现在人性上,热情却又是一个人谦卑,和善的具体表现。所以,善于社交的人总是会表现出一团虚伪性上的和善。


事实上,很多年轻人害怕结婚,拒绝结婚并不是他们不想结婚的结果,而是他们害怕回归真实的结果。一个被社会营销规则洗脑,被社会精英规则固化在偏执中的精致利已主义者属性的年轻人,他们长期奋斗在别人眼光中,拼搏在别人的游戏规则里,他们的虚假精英性质在潜意识里支配着他们只能赢,不能输的严重攀比心理,这种严重扭曲的心理决定了他们的择偶观,决定了他们的择偶标准商品化的千篇一律性质,他们那种人在潜意识的择偶标准上千篇一律地要求对方,高学历,英俊潇洒,高大健硕,财富自由,宠妻不花心等等带有精致利已属性的专属商品性质。


当有些年轻人的择偶观是商品性质的精致利已主义属性时,他们本质上就不是在追求爱,也不是在追求家庭的意义,他们本质上是在追求空虚性质上的消耗性,是在追求动物性上的彻底享受性。他们口口声声宣称自己是不婚主义者,他们口口声声拒绝精致利已属性择偶标准之下的其他年轻人,但是,他们却在性伴侣上一茬一茬地变换着新人。他们口口声声宣称他们是新时代的人,他们却又逃避任何意义上的建设性。他们口口声声宣称性自由是他们的权力,他们却丝毫没有自爱的能力,更没有承担责任的爱心和建设能力。他们打着时代潮流的旗帜,在他们虚假的热情里,挥霍着他们自身的放纵和沉溺,却唯独承担不起任何责任。


当结婚不是因为爱,而是把自己和对方当成商品来论价出售时,这样的婚姻在性质上就完全是一种交易。在具备所有交易性质,却唯独没有爱的婚姻里,他们在生活当中只不过是彼此消费着自己。


在这个时代里,当爱成为精致利已主义者嘲讽的对象,当爱成为他们心中最为廉价的商品,当真心追求爱的人被他们骂为傻逼的时候,那些被精致利已主义严重腐蚀的年轻人已经在人的意义上失去了爱的能力,失去了生活能力,失去了心灵感受性上的人格严肃性,失去了自身尊严上的荣耀和光辉。


婚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孤独的意义上,在爱的意义上,通过爱,通过婚姻可以呵护人类心灵上最为柔软的善良和温柔,因为,那种人类心灵深处的善良与温柔是一个人的良知基础,而,一个人的良知又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意义和目的。


人之所以不能完全是动物,就在于人有人性上的温暖与温柔,而,人性上的温暖与温柔又是人类体现在爱上的热情和目的。正是因为如此,在人生孤独的意义上,两个人,一个家庭在爱的给予上,在爱心的建设性上才能完美地演绎人生的意义,才能通过彼此的一路相扶,通过彼此所坚守的责任,在人心上,在人性上,延续我们的文明和文化,延续我们体现在后代身上的温暖和期盼,让人类的历史能够代代相传,让人类的文明能够代代传承和发扬。


婚姻能够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守护和爱恋。在婚姻家庭里最能体现一个人经历风霜雨雪后的慈悲和柔软。好的婚姻是帮扶和奉献的结果,不好的婚姻是消耗和纠缠的结果。凡是在婚姻生活中一地鸡毛的人,在他其它的人生生活上也同样是悲惨和惨不忍睹的,因为以商品交易为目的的精致利已主义者的婚姻都是消耗性的,都是动物性肉体上彻底享受性的,他们既然把对方当成商品性质的玩具,那么,再好玩儿的玩具也会有玩儿腻的那一天,当那一天来临时,必定是他们互相指责,互相伤害之时,可是他们自身种下的因果,他们却未必会勇于承担责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把责任推向其它人,因为他们一向如此,因为他们是具备彻底的精致利已主义者属性的人。



2024.08.12  罗立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