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抑郁的孩子背后还有一个生病的家庭

(2024-05-06 16:33:31)



孩子总是无辜的。为人父母,为了爱而结晶孩子也好,为了传宗接代而生下孩子也好,孩子的出生总是一种被动的结果。


孩子因为是被动来到这个世上,所以,孩子不但是无辜的,孩子的人生宿命也会因此而产生,因为孩子无法选择自身的出生地,出生家庭,谁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孩子一出生就在宿命上决定了他以后所必须要面对的这种因果。而且,这种因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在人生中所能选择的范围和路径。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孩子的幸福,也是孩子所必须要面对的痛苦。因为人类的一切幸福都是相对于痛苦上的幸福。幸福总是痛苦上的两面性,人不可能只有幸福,也不可能会只有痛苦,因为人总是情感和理性上的两面生物,快乐到达极限时,快乐就会成为痛苦,反之亦然。


在人类日益物质化的功利性时代,人人压抑而焦虑,当人们的内心无处安放时,抑郁就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特征。而且这种症状不但严重影响了成年人,而且孩子的抑郁现象也是越来越严重。


孩子因为还小,他们自身根本无法觉察到自身的这种问题,一旦问题被发现时孩子已经出现很多抑郁症方面的问题。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学习兴趣消失;  性格的改变,沉默寡言,脱离人群;  胃口改变,抑郁症可导致胃口增加或减少,体重可能增加或降低;  睡眠出现问题,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眠多梦,易惊醒;  焦虑或坐立不安,焦虑可以引起缺乏耐心和愤怒,并且即使是低度的压力,也往往使孩子们难以应付;难以集中精力和正常思维,难以清晰地思维和作出甚至是很小的决定,不能轻易地集中精力,日常生活变得没有效率,出现挫折感和厌恶感;经常感到疲乏或浑身无力;负罪感、无用感和无安全感,对自己,周围世界和未来感觉消极;  情绪反应不强烈,对别人的关心置之不理;  情绪沮丧,对各种活动很难产生愉快体验;等等让人头疼的问题。


抑郁症有各种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也有免疫因素。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能够引起孩子抑郁的问题绝大部分出现在家庭问题上,因为,孩子天生单纯,只有生他,爱他的人才是他们的依赖和温暖,当家庭出现问题时,孩子不但会产生恐惧,更麻烦的是他们会不知所措。这种现象如果长期无法改变,孩子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抑郁情绪。


中国人虽然传承着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我们不要忘记,那种灿烂的文明产生于农耕时代,在农耕文明时代,生活稳定而且节奏缓慢,在那个时代,人们世代定居一个地方,人情浓,乡情浓,人情世故自然和谐,邻里之间往来亲切,孩童之间游戏乡野,那种生活恬淡自然,当然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抑郁和焦虑。


但是,我们现在处在工业文明时代,我们享受着工业文明的繁荣与便捷,但是我们的骨子里却是农耕文明的精神境界。当很多人针对现代化的精神困苦而提出振兴国学时,我只能说,他们所提倡的那种文化恰恰正是我们所处的精神悲哀。


我们享受着真理文明上的发展成果,结果我们连最基本的启蒙都没有达到。在现代社会,人人吹捧诗词歌赋,文学小说,可是,那只是审美程度上的审美解放。如果只是阅读和学习那些东西,我们甚至连基本的理性都不可能达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理性,不知道什么是抽象,不知道什么是真理,更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到达真理。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他们往往有着很高的学历,有着丰富的知识,但是,唯一在心灵感受性上他们既缺乏教育,又缺乏想象力上的思想启迪。


如果一个民族连基本启蒙上的认识都达不到,他们又怎么可能会经营好婚姻?婚姻是以爱为基础的,然而,在现实中又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爱呢?在很多时候他们连基本的人格上的独立性都没有,他们又怎么可能会有真正的爱。如果一个人都不知道人格上的独立性怎么建立,那么,他们所谓的爱只不过是一种搭伙过日子程度上的相互依赖。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两个人结婚的结果必然会产生彩礼的根本原因。


在没有爱的家庭里,因为他们缺乏爱上的相互欣赏和相互给予,所以,他们更多的是鸡毛蒜皮上的相互指责和相互算计。所以,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既不可能会有安全感,幸福感,也不会有无忧无虑的成长上的动力。


当一个孩子抑郁时,这个孩子抑郁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生病的家庭。他们的这种父母既没有能力经营好婚姻,也更不会有能力陪伴和教育好孩子。他们从结婚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成为孩子无法避免的宿命,他们不但成为不了孩子的资源,他们还会过早地成为孩子幼小心灵上创伤和负担。可是,他们在很多时候还会责备孩子对父母不够理解,他们愚蠢地认为,孩子的抑郁是孩子不够听话所造成的,这就是为人父母不开化所造成的恶果,他们振振有词,但,那只是他们的自私,因为他们自身既达不到理性,也不知道什么是启蒙,所以,他们极度自私而不自知。



2024.04.28   罗立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