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2022-06-07 08:42:43)
标签:
教学计划 |
分类: 数学组 |
教
研
组
工
作
计
划
及
活
动
记
录
目
1、
2、
3、
4、
5、
6、
7、
教研活动管理制度
一、健全机构,学校分学科成立教研组,每组若干教研组长,每次教研活动由组长主持。
二、领导带头,学校领导按学校工作计划安排到所分管的年级及教研组参加活动,并做到“三带头”,即带头学习教育理论,带头开好教学专题讲座,带头总结教学经验。
三、制定计划,各教研组长每学期开学组织本组教师讨论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教研计划、培优辅差计划、期末制定复习计划。
四、活动内容:学习课程标准和教育理论,钻研教材、改进教法,研究备、教、辅、改、考、析、评等活动,并对各项活动及时总结和交流。
五、活动时间:每周安排一次进行教研活动,没有特殊情况,严格按组内教研计划进行。
六、活动要求
1、活动做到“五有”,即教研活动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专题、有效果、有记录。
2、教研活动必须按时参加,不得无故缺席。
3、按有关要求及时做好书面记录。
教研组长工作职责
一、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和研讨教育教学理论和业务知识,提升对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学期初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本组教学工作计划,组织各备课组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并定期检查计划实施情况,期末写出本组工作总结。
三、指导本组教师钻研教材,抓好各年级的备课工作,组织团队式的研训活动,督促教师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写好教案,检查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本组教师听课调研,组织召开针对本学科教学的部分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工作态度和效果。
四、积极开展本组教学研究活动,抓住本学科教学中的规律性问题,在组内组织开设研究课、公开课,开展对“教法、学法”的研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市教研大组的教研活动。
五、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发动教师确定教科研课题,撰写教科研论文,并进行指导,及时总结交流教科研课题进展情况和教学经验。
六、组织组内教师互相听课,做好本组新老教师的师徒结对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七、根据教务处的安排,组织好本组其中、期末试卷命题、阅卷、质量分析工作,并准确及时上报有关表格、数据。同时负责做好本学科相关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工作。
八、组织与本学科相结合的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如讲座、竞赛、研究性学习等)。配合教务处承担有关县教研任务和学校安排的对外事务。
九、准时参加教研组长会议,配合教务处进行各项教学检查。根据本组教师工作情况和完成的教学评估项目,及时填写《教研组工作手册》。协助校行政部门,按时完成组内教师考核鉴定表和有关的评审工作。
教 师 基 本 情 况
分管领导 |
姓 |
职 |
科室领导 |
姓 |
职 |
|||||||
赖士翰 |
教务 |
|
|
|||||||||
|
|
|
|
|||||||||
教 研 组 成 员 情 况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教龄 |
任教年级 |
学历 |
职称 |
|||||
钟尚文 |
男 |
28 |
4 |
五年级 |
本科 |
二级教师 |
||||||
赖士翰 |
男 |
29 |
7 |
六年级 |
本科 |
一级教师 |
||||||
谢丙认 |
男 |
42 |
20 |
二年级 |
本科 |
一级教师 |
||||||
刘秋玲 |
女 |
53 |
32 |
三年级 |
大专 |
一级教师 |
||||||
吴昌宝 |
男 |
30 |
7 |
四年级 |
本科 |
一级教师 |
||||||
王海鸥 |
女 |
48 |
26 |
一年级 |
大专 |
一级教师 |
||||||
谢盈盈 |
女 |
28 |
1 |
四年级 |
本科 |
未定级 |
||||||
顾孟修 |
男 |
28 |
1 |
六年级 |
本科 |
代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教研教改为突破口,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的,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一年级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数学课堂教学力求体现: |
二、教研工作重点(含学年研究课题):
1、深入课堂研究,提高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率和信息交流率。 5、我爱学习测试,教学常规,三次主题式教研(问题意识) |
三、实施策略: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
2、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体现新理念。 加强数学课堂改革力度,积极开展教学竞赛活动,提高现代教学水平,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继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赋予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研活动
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采用先进教学技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认真重视抓好教科研。教研活动的重点应放在课堂教学。针对教研组的具体问题,善于发现数学教学实际中的薄弱环节,研讨在实际教学中的解决办法,集思广益、交流探讨,促使全组教师有所收获。集体备课要确保实效,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真正把教研活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 4、坚持每周半天开展教研活动,通过与萧江二小线上互动,共同听课评课,相互学习促进,发现问题,重点抓问题,努力提高课堂质量;组内成员积极备课,小组教研活动形式多样,通过教研活动发现组内的好课、特色课,及教学中的困惑、疑难杂症并把这些典型课例、实例积累、整理下来,让教师确实从上课中受益。 |
四、具体工作安排:
周次 |
活 动 内 容 |
负责人 |
备注 |
1-5 |
1、集体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标准,制订本学期教研计划。 2、组织组内教师学学习学校常规管理要求,要求每位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3、第一次主题教研 |
钟尚文 |
|
6-9 |
1、研究如何设计更高效的课堂练习。
3、 |
钟尚文 |
|
10-13 |
1、
2、
3、
4、 |
钟尚文 |
|
14-17 |
1、开展本年级数学项目学评 2、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做好复习工作。 3、期末检测、阅卷、试卷分析及总结。 4、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
钟尚文 |
|
附件3: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萧江镇桃源小学
项目名称 |
|
项目负责人 |
|
|
活动时间 |
|
活动地点 |
|
|
活动主题 |
|
主 讲 人 |
|
|
参加对象 |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注:校本培训上传博客专用记录表)
校本培训材料上传博客说明
各教研组长及校本培训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