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

标签:
语文教研组 |
分类: 语文组校本培训 |
语文组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
“依托大单元设计,推动教学评一体化” 主题教研(第二次)安排表 |
||||
时间 |
内容 |
负责 |
参与 |
备注 |
3月29日 |
姚小婷《一分钟》集体备课 |
杨少卫 |
语文组部分老师 |
|
4月4日 |
姚小婷《一分钟》公开课 |
杨少卫 |
语文组老师 |
|
4月4日 |
姚小婷《一分钟》集体评课 |
杨少卫 |
语文组老师 |
|
姚小婷《一分钟》初稿
教学目标:
1.认识“钟、元”等13个生字;认识1个利刀旁;会写“丁、面、车、坐”4个生字;区分形近字“已、己”。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要是 ……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知道时间的宝贵。
教学过程
板块一、游戏导入,感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自由交流: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导入:一分钟可以说很短,因为它在60个“滴答”之后就过去了;一分钟也可以说很长,因为在一分钟之内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珍惜每一分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一分钟》。
板书课题:一分钟
教写生字:钟
学习活动一:
1、
2、
2.学习字词
出示生字:钟 丁 元 迟 洗 背 刚
共 汽 决 定 已 经
“钟、刚、共、定、经”都是后鼻音。
出示词语:
闹钟 丁零零 一元 迟到 洗脸
背书包 刚才 公共汽车 决定 已经
识字游戏
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两幅插图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板块二、课文梳理
结合图片和文字提示,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活动二:
读第1自然段,找一找:元元心里在想什么?
学习活动三:元元这晚起的一分钟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果呢?
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读课文5、6自然段,找一找。
【板书设计】
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

《一分钟》集体备课照片

《一分钟》集体备课签到表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
|||||
时
|
3.29 |
地
|
一年2班 |
主持人 |
杨少卫 |
主
|
《一分钟》集体备课 |
||||
简
|
|||||
一、
姚小婷老师《一分钟》磨课; |
|||||
|
杨少卫老师: 生字出示的时候,可以让小孩子自己先读一读,不要一次性齐读就过了。 钱慧老师: 学习活动布置语言简练,要求明确,文字最好不要过多。读的方式单一,可以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等方式。 杨蓉蓉老师: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后鼻音的生字并读准后鼻音。 |
||||
过程确认 |
科研负责人签字:徐强 |
《一分钟》教案终稿(姚小婷)
教学目标:
1.认识“钟、元”等13个生字;认识1个利刀旁;会写“丁、面、车、坐”4个生字;区分形近字“已、己”。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要是 ……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知道时间的宝贵。
教学过程
板块一、游戏导入,感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自由交流: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导入:一分钟可以说很短,因为它在60个“滴答”之后就过去了;一分钟也可以说很长,因为在一分钟之内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珍惜每一分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一分钟》。
板书课题:一分钟
教写生字:钟
学习活动一:
1、
2、
2.学习字词
出示生字:钟 丁 元 迟 洗 背 刚
共 汽 决 定 已 经
“钟、刚、共、定、经”都是后鼻音。
出示词语:
闹钟 丁零零 一元 迟到 洗脸
背书包 刚才 公共汽车 决定 已经
识字游戏
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两幅插图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板块二、课文梳理
结合图片和文字提示,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活动二:
读第1自然段,找一找:元元心里在想什么?
学习活动三:元元这晚起的一分钟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果呢?
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读课文5、6自然段,找一找。
学习活动四:自由朗读2-4自然段,画一画元元上学要经过的地点,简单推断元元迟到的原因。
元元从家到学校经过哪些路线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用“要是……就……”说几个句子
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
姚小婷老师《一分钟》汇报课签到表

姚小婷老师《一分钟》汇报课照片

姚小婷老师《一分钟》集体评课照片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
|||||
时
|
4.4 |
地
|
四楼录播教室 |
主持人 |
杨少卫 |
主
|
《一分钟》公开课 |
||||
简
|
|||||
一、
姚小婷老师《一分钟》公开课; |
|||||
|
施晓婧老师: 生字书写时评价标准要有针对性,书写正确得一星;关键笔画正确得一星;不涂改得一星。 钱慧老师: 活动布置尽量简洁写,不要出示一大段文字,可以把落实课后题作为学习活动。 杨少卫: 续编故事这个环节可以删掉,花些时间在朗读感悟上,课上留给孩子读的时间不多。
|
||||
过程确认 |
科研负责人签字:徐强 |
《一分钟》教学反思(姚小婷)
本课教学除了常规的识字、写字、读文外,还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后悔”“叹气”等词语的意思,借助“要是……就……”的句式说说元元迟到的原因,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落实本单元“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推断”的要求(课后第二题)。此外,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课后第三题)。朗读课文可以在故事情境中,通过角色体验,师生对话来完成。为了达成“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推断”的目标,可以在读文时,梳理关键词,运用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呈现元元上学途中发生的事情,借助第二题的支架进行训练。
本节课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还留了时间写字,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读懂文本,重构内容。本课没有按照行文的先后顺序,而是先第1、4自然段,在多睡1分钟和迟到20分钟的矛盾处,引发学生的兴趣,再读第2自然段。而且,从初读读词,到读文再到书写词语“已经”,都努力顺应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设计。
二是创设语境,顺学而导。本课的读和利用”要是……就……“进行推论,算是一个重点。在教学中,一直努力用故事语境贯穿始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进行角色体验,读好句子。顺次利用“要是……就……”进行推论。
三是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本课识记的生字,很多孩子已经认识,只有个别容易出错。在教学中,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选择了容易出错的叠词、钟,容易混淆的己和已,进行指导,有效运用了时间,努力体现薛法根老师说的“三不教”原则。
研以致远
4月4日下午,正是教研好时节,水头四小姚小婷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一分钟》,趣味十足,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姚老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后悔”“叹气”等词语的意思,借助“要是……就……”的句式说说元元迟到的原因,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落实本单元“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推断”的要求。

此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锻炼自己、交流学习的平台。授课教师在教学方面得到了磨练、提升,迅速成长,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我们继续“研”续成长,助推我们的语文教学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