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白敏

晋华小学教育集团参加“第八届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
教学设计
学校 |
晋华小学教育集团 |
姓名 |
白敏 |
科目 |
语文 |
年级 |
四年级 |
时间 |
2022.3 |
||||||||||||||||||||||
单元 |
第八单元 |
单元主题 |
奇妙的童话 |
总课时 |
9 |
||||||||||||||||||||||||||
单元备课 |
|||||||||||||||||||||||||||||||
教 材 分 析 |
童话以浪漫大胆的想象、曲折离奇的情节和唯美生动的画面, 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本单元以“奇妙的童话”为主题进行编排, 主要由单元导语、阅读教学、习作教学、语文园地 4 个部分组成, 单元导语明确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关于童话,之前已经学过很多。低段中统编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童话作品,步入中段,童话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就是童话单元,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第四单元是策略单元, 也安排了 3 篇童话,引领学生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掌握预测的阅读策略,并根据自己的预测尝试续编故事,从而提升学生的童话阅读能力。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围绕“有趣的故事”安排了 4 篇童话,旨在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整理和积累复述的方法,尝试编写童话故事。 |
||||||||||||||||||||||||||||||
单 元 目 标 |
1.认识 22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会写 26 个要求会写的字,会读 2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进一步掌握童话阅读的策略。 4.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5.能说出意思相近的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表达效果。
7.积累勤奋学习方面的名言。 |
||||||||||||||||||||||||||||||
单 元 整 体 作 业 设 计 |
前 置 作 业 |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朋友听。 |
|||||||||||||||||||||||||||||
课 后 分 层 作 业 |
1.基础性作业:按要求完成习作,并进行修改。 2.发展性作业:为你的习作配上插图,全班汇成一本图文并茂的新编故事集。 |
||||||||||||||||||||||||||||||
课题/课型 |
习作指导课 |
第几课时 |
7 |
||||||||||||||||||||||||||||
课 时 目 标 |
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设定结局,根据结局创编故事情节。 |
||||||||||||||||||||||||||||||
课 时 任 务 |
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设定结局,根据结局创编故事情节。 |
||||||||||||||||||||||||||||||
教
学
过
程 |
(一)激趣导入 1.观看视频,讲故事。 (1)观看《龟兔赛跑》后,讲故事。讲清楚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生讲故事。 2.学习新编方法:在遵循原故事特点的基础上,可以新编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教师梳理:
3.创设情境,拓展思维。 (1)创设情境:假如乌龟和兔子举行第二次赛跑,结果有哪些? (2)选择结局,推理情节。 出示插图:兔子高兴得跳,乌龟看着也很高兴。设想一下让它们都高兴的结局。 (3)学生汇报,教师梳理原因。 4.选择大家都喜欢的一个结局:乌龟又赢了。选择主角,设想故事情节。 (1)以兔子为主角: 河流挡道 撞上树桩 掉进陷阱(路遇不测的倒霉兔) 跑反方向 这回比谁跑得慢(急中出错的迷糊兔) 路过一片萝卜地,看到了水灵灵的萝卜(遇到诱惑的贪吃兔) 顺着思路,思考怎样的兔子发生了怎样的事。 (2)以乌龟为主角: 新增了一段下坡路,乌龟头一缩迅速滚下(赛道变化) 借助滑板 利用宝葫芦(借助工具) (二)构思情节,交流思路
2.学法迁移。 (1)借鉴《新编〈龟兔赛跑〉》的思路,试着改编两个你喜欢的故事,完成表格。
(2)多角度构思故事情节,组内交流。 (3)选1~2名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故事。 (4)学生进行评价,提出修改建议。 3.师生共读范文《新编〈龟兔赛跑〉》,回顾故事写法。 (三)完成习作 1.出示习作要求:
2.学生自主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3.习作点评:借助评价单,同桌互评,师生点评。 评价单
|
||||||||||||||||||||||||||||||
板 书 设 计 |
习作:故事新编 换情节 想结局 写完整 |
||||||||||||||||||||||||||||||
教
学
反
思 |
这篇习作从选择故事结局和故事情节入手,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选材。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学生的选材很广泛,因为如何选材,选什么样的材料更适合写作,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习作就会简单多了。在学生说作文的过程中,最初的设计即使再合理、预想的再完美,在课堂上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引导,及时点拨,这样才会使教学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