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第二次教研活动——《寒号鸟》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课堂研讨
|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校本研修活动记录表
学校:腾蛟镇凤巢中心小学
|
项目名称 |
语文教研活动 |
项目负责人 |
李美娟 |
|
活动时间 |
2023.11.22 |
活动地点 |
二(1) |
|
活动主题 |
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 课堂研讨 |
主讲人 |
卢灵敏 |
|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
方子怡、卢灵敏、李美娟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卢灵敏老师执教《寒号鸟》 【教材分析】 《寒号鸟》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本文通过讲述寒冬将近,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不同做法以及不同结果,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道理: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创造。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人必定会受到惨痛的教训,这样的人才是真的傻。教学中要利用文本,请学生想象寒号鸟住在寒冷的崖缝里冻死的画面,在读对话、说感想、演结局中借助相关词句以及插图理解文章。 【学情分析】 《寒号鸟》是二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学生经过一年级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和阅读方法,升入二年级之后,语文学习方面的重点就不仅仅在于生字、词语的训练了,还要引起对学生阅读的兴趣。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但是缺乏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环境补充相关的影像资料,创设认识寒号鸟的教学情境,同时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内容,筛选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解决,并让学生练习实际,从而领会故事寓意。 【学习目标】 1.认识“堵、缝、衔”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脚、道”等10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造成喜鹊和寒号鸟不同结局的原因。 3.能用带“得”字的短语。 4.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 1.认识“堵、缝、衔”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脚、道”等10个字。 2.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得”的用法并运用。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学习过程】 板块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说一说,本课这个故事里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冬天来临之时分别是怎么做的?
冬天快到了,喜鹊在(
板块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学习提示一:1.读一读: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不唱读。 2.找一找:天气是怎么变化的?圈画出相关句子。 3.说说你的感受,并读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交流找到的语句,通过朗读交流,引导学生感知天气慢慢变冷的过程。 二、学习提示二:1.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喜鹊的表现,﹏画出寒号鸟的表现。 2.同桌交流你对喜鹊和寒号鸟的评价。 喜鹊: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喜鹊很温暖,因为有窝,勤快。) 寒号鸟: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因为没有做窝,懒惰。) 三、学习提示三:1.找到喜鹊说过什么?用“—”画出来。 寒号鸟说过什么?用“﹏”画出来。
2. 1.课件出示喜鹊和寒号鸟的第二次对话,学生分角色朗读。 (板书:两次劝告) 教师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提示:读喜鹊的话时语气加重,读出语重心长的语气,表现出喜鹊的苦口婆心;读寒号鸟的话时,要读出不屑、懒洋洋的语气。“伸伸懒腰”中的“伸”字叠用,表示语气的加强,体现了寒号鸟的懒惰。(板书:喜鹊真诚) 引导学生学习“得过且过”。 教师释义:“得过且过”是说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这里指寒号鸟一天天混日子。(板书:寒号鸟得过且过) 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寒号鸟的“得过且过”? 预设:冬天快到来时,寒号鸟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太阳出来时,寒号鸟伸伸懒腰,继续躲在窝里睡觉。 想象说话:如果你去劝寒号鸟,会怎么说? 预设:我会对它说:“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要有长远打算。” 过渡:那么,寒号鸟有没有听喜鹊的话?我们继续往下看。 2.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指名读。 课件出示: 冻得直打哆嗦 冷得像冰窖
热得直冒汗
…… 教师提示:“得”后面是对前面的补充,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己补充词语。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提示说一说带“得”的句子。 预设:快得像一阵风;乱得像团麻。 3.练一练,完成课堂作业本
3.聚焦结局,体会寓意。 (1)想一想: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预设1:喜鹊很勤奋,看得远。冬天快到的时候,它就已经在给自己做窝。 预设2:寒号鸟懒惰,不听劝告,得过且过,所以被冻死了。 (2)看到故事的结局时,你有什么感受?结合课文说一说。 预设1:我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 预设2:我们要像喜鹊那样看得远,做得早。 预设3:美好生活需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板书:现在懒惰 将来难过) (3)想一想:你有没有得过且过的行为? 学生交流讨论。 预设:做作业拖拖拉拉,非要第二天老师催才补做;家里长时间不整理,乱七八糟的,最后想找的东西也找不到。 板块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课文小结。 本课是一篇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喜鹊提前准备,到了冬天睡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每天得过且过,最后冻死了。告诉我们: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2.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明日歌(节选)》,警示学生不要蹉跎光阴,做一个勤劳的人。 明日歌(节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cu tuó)。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作业设计】 学了《寒号鸟》一课,谈一谈你的感受和收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讲给别人听。 二、阐述设计理念 《寒号鸟》是一篇童话故事,文中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结果,说明了懒惰没有好结果,勤劳才能创造幸福。整篇童话故事内容简单,语言朴实无华,但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这篇文章中的对话共两次,比较适合学生的感情朗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指名读、师生对读、分角色读、同桌互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了解文中两位主人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使读与悟、品与思并重,让学生在每一次的读中都能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体验。 三、集中研讨 语文组老师结合卢老师的课,进行了研讨,各抒己见。 方子怡:在教学过程中,把本文的情感定位在对比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上,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情感主线。将感情目标分成:“整体感知、初步体验;感情朗读、逐层体验;引导想象、升华体验”三步达成。通过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层层深入,步步递进。 李美娟:《寒号鸟》是一篇童话故事,文中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结果,说明了懒惰没有好结果,勤劳才能创造幸福。整篇童话故事内容简单,语言朴实无华,但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卢老师在教学中时刻抓住低年级教学重心,教学目标明确,板块清晰,环环相扣。 苏德水:教学中卢老师比较重视语言表达,让学生分别评价了喜鹊和寒号鸟,还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后题的词语训练,如:“冻得直缩脖子”、“冻得直跺脚”。 |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理解文章的韵味,领悟文章的主旨。朗读习惯的培养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文字反复朗读,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优美词句,从而运用到写作和表达中,潜移默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朗读要起示范作用,要贯穿于各个教学目标之中去。”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以声情并茂的范读给学生创设浓浓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同时又要指导学生从范读中去借鉴、去领悟、去思考。 |
||
|
过程确认 |
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 王晓蕾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