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课堂研讨

(2023-06-07 10:28:14)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语文教研活动

项目负责人

李美娟

活动时间

5.16

活动地点

三(1

活动主题

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

课堂研讨

主讲人

李美娟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王雨施婷婷、李美娟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李美娟老师执教《海底世界》

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围绕“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个写作目的,选择从“暗中闪星光”“静中藏声响”“动物活动奇”“植物差异大”和“矿藏丰富”五个方面来展开介绍。前四点突出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的特点,是课文的重点,写得很详细;最后提到海底世界“物产丰富”的特点,写得比较简略。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同学还处在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年龄阶段,他们阅读这篇课文往往会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理解力零星地关注文本中具体的知识点。根据单元语文要素,本课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课文的思路将自己关注到的零星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类和提炼,明确课文“总分总”式写作思路。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理解并积累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知道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说说你所知道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学生交流汇报。

2.教师出示海底世界的图片,领略海底的神奇与美丽。

3.教师导入新课:浩瀚无边的大海是令人向往的世界,那深不可测的海底又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神秘的海底世界。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海底世界,学生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学习活动一:

    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文中哪一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用“——”划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2.学习字词

1)出示词语:窃窃私语  警报  肌肉  达到 细胞 煤炭 储量 金属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学习多音字“差”

预设:当它表示“稍微;较”的意思时,读“ch”,可以组词为“差异、差别”;当它表示“不相同;不相合”的意思时,读“chà”,可以组词为“差得远、差不多”;当它表示“被派遣去做的事”时,读“chi”,可以组词为“出差、差使”。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识字:小鱼游啊游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

预设: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教师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4.引导关注位置特点:以问句开头,点明了课文讲的是大海深处的情况,而结尾回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起着(前后照应)的作用。

5.关注课文结构:这句话是这篇课文的关键句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2-6自然段就是围绕这句话,从五个方面具体介绍海底世界。

像这样第一句跟最后一句是总写海底世界,而中间部分是具体写,就是按照(总-分-总)结构来写的。

板块读课文,掌握方法

学习活动二:

    1.读:自由读2-6自然段。

    2.划:课文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海底世界的,划出每段的关键语句。

1.学生交流汇报,预设。

大家可以思考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可以通过找关键句的方法来感知每一段的大意。

2.我觉得第二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很难划出来,也很奇怪这一段描写的竟然是海底的光线,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第2 自然段去看一看。

学习活动三:

  1.读:自由读第2自然段。

  2.想:第2自然段的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1:第一句可以看出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预设2:还能感受到海底景色奇异: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2.教师追问:海底的光线怎么样?

师生交流:海底光线暗。这一段主要讲的是海面到海底的光线变化,侧面写出了海底的宁静。教师板书:海底宁静、黑暗

学习活动四:

  1.完成作业本第4题。

  2.根据表格或板书,同桌互相说一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1.学生交流汇报。

板块、学习写字,书写指导

1.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2.重点指导“迅、速、退”等容易写错的字。

3.“迅”。

作业设计

阅读《海底两万里》,了解更多海底的奥秘。

板书设计

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课堂研讨

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课堂研讨

二、阐述设计理念

《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这是对本册第三单元“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进一步提升,从怎么把一段话写清楚到怎么把事物写清楚,体现了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本课重点在于理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并让学生说一说,让学生掌握方法。

三、集中研讨

语文组老师结合老师的课,各抒己见。

王雨:李老师通过划2-6自然段的关键句,对课文结构进行了梳理,再让学生去完成作业本,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然后借助作业本表格这个支架,说一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从而使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真正落地。

卢灵敏:李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目标明确,是要解决课后第一个问题:说一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应该“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努力做到“聚焦本体,一课一得”。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课堂研讨


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课堂研讨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海底世界》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用通俗形象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通过设计捕鱼游戏”,使枯燥的生字词学习变得生动有趣。通过学习活动二,梳理课文结构,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写法,通过学习活动三对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圈画关键句的方法,最后回到整体,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从而使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真正落地。语文的语文味还是要靠各种形式的朗读去实现。

过程确认

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王晓蕾         

 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