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讨厌的“偷油婆”

(2018-07-26 17:57:21)
标签:

生活杂谈

    “偷油婆”是四川人对蟑螂的俗称。可能是它的体表油亮反光吧。为什么又称其“婆”,至今我还搞不明白。旧时常见的“偷油婆”除体表油亮反光外,全身呈赭褐色。成虫体长在三厘米左右,头胸部仅约占体长的六分之一,突显的大腹,让人觉得它能呑下万物,的确“偷油婆”从来的胃口都不排斥任何含有有机物的物品。除了味口好,食物来源广外,其繁殖能力强,好象生长时间不需经过四个阶段。其卵团长约一厘米多一点,常附于櫃内衣物或櫃子角落处。小“偷油婆”从卵内成群爬出,先无明显翅膀,随身体长大,翅膀也随之成形,也可飞行了。“偷油婆”是夜行动物,白天蜇伏于阴暗处,夜晚出来肆意活动,偷食任何食物,任意排放粪便和有害细菌污染环境,啃食含有有机物的电线或管道,让人类大伤脑筋。好在这种“偷油婆”多是单兵作战,不会采取群狼战术,消灭一只,就少一只,终不会形成人类的重大灾害。

大约在二、三十年前,一种之前尚未见过的一种“偷油婆”入侵我国。这种小“偷油婆”跑得也快,你还没有看清楚它,就不见踪影了。由于其体长仅是传统的“偷油婆”三分之一左右,由于身体小,很能钻空子。比起传统的“偷油婆”来,很多狭小的地方它都能去,如电源插座、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脑等机电用品内都可见它的身影。特别是电器发热部份都是它喜欢的地方,一到天冷,吃喝拉撒都在里面。电器出现漏电、短路、失去运作功能多拜它所赐。这类小“偷油婆”是“群狼作战”,让消灭它的人常常顾此失彼,故人们给它取了个绰号叫“小强”。

因“小强”作乱,我也受过其害。一次电源插座不灵,一拆开,十余只“小强”从里面串出来,忙得我手拍脚踩,慌个不停,只得用喷雾杀虫剂,将躲在窄缝中的“小强”,一喷毙命。晚上看电视,突然电视屏上一黑影在移动,转移了注悥力,又不敢用力拍打,只得一赶了之。我的电冰箱、电脑及书櫃内及周边时常可见“小强”神出鬼没,均无法处治这些“横行自由”的勇士。开初我用一种燃烧的烟雾来杀死这些“小强”。其效果很好,遍地尸体。在推拉门通风处,“小强”尸体一字排列。可是这会污染环境和食物,并且要关闭门窗一个多小时,回来后还要安排时间开窗通风换气,于是此法只用了这一次。后来市面上出现一种注射针筒装的牙膏状杀蟑剂,便买来一试。我没有将牙膏状杀蟑剂直接涂在“小强”时常出没的地方,因为稍不留意会让这毒剂扩散或消失作用。于是我利用“小强”喜温湿、喜酸甜和避光的特性,将此毒剂喷在对折后的名片大小的硬纸片内侧一面,将没喷毒剂一面的外侧用双面胶倒粘在冰箱外有热度处等地方。香烟盒、酸奶盒(用剪刀在盒的角上开一个一厘米见方的口子)或香烟盒之类的小开口盒子(不去掉香烟盒内锡箔),然后将毒剂涂在里面,这种内涂毒剂的盒子可放在电视机与墙之间的夹缝间,厨櫃内、下、电脑的周边背静等处。

毒剂每次只要黄豆大一点的即可,十天半月检查一下,食用完了的,就再补充一点。家中有小孩的,自然就要把细点、想周到一些。涂过药的酸奶盒不用后,应剪碎。我用此法效果挺好的,如果你也受这类灾害,不如照此法试试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记忆中的蜻蜓
后一篇:梅和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