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儿时

(2018-05-22 08:17:11)
标签:

文化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我读高小时,班上男生中普遍还有一种养洋虫的爱好。洋虫系昆虫纲鞘翅目,具体学名,我至今都没搞清楚。洋虫成虫深褐色,米粒般大小。大家都是各自用大小不同透明的玻璃瓶喂养,富裕的用大瓶,或养两、三瓶,一般的用盘尼医林瓶。大瓶有大瓶饲养的好处,一则是规模化养殖,可让别人羡慕。二则可将多余的送给的意思)给他人,以显示自己的大器。缺点是冬季不易保暖。小瓶在冬季可放入贴身衣服口袋中保温。瓶内放着白色的棉花以扩大其活动范围和保温。用核桃:花生、人参米、桃片等饲养。洋虫一生也是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变化最易引起同学们兴趣,每天看着幼虫长大,总希望它快点长成猴猴儿(蛹的形态尤如一只猴子),再看着猴猴儿脱皮变成为成虫。老师们的办公桌上,时有摆放着这样的饲养瓶。不是老师也钟爱它,而是那些情不自禁的同学,上课时总要拿出来关怀一下,这不让老师看见了。

“羊拐”系羊的膝盖骨,有四个面。以四个为一副,成为旧时北方小女孩的一种玩具。能提高人的敏捷力等作用。在我小学时,学校的小女娃子也有这类似的玩具,不过不是羊拐,而是用三厘米左右见方的布口袋,装满米或沙子,封口成为“子儿”(zhèi),一般有四个为一副,多到七、八个为一副的。这游戏名为“抓子儿”。是多人轮流进行比赛,一般玩法,是将所有“子儿”同时洒向桌面,拾起一子抛向空中,迅速拾起桌面上的另一子,再接住抛向空中的那一子。直到拾完为第一轮。第二轮是同时拾两子。第三轮为同时拾三子。最后是将桌面上所有的子,一手同时抓完,为胜。中途没有抓够或没有接着为败,就让下一家了。玩法多样,规则也有,只是我不清楚而已。

这些“子儿”街上没有卖的,学校也没有准备这种玩具,多系小女娃子自己做,或在母亲、姐姐指导下完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