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2023-02-10 09:27:14)
分类: 一人一课(及教研活动)

鳌江镇第七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名称

《雾在哪里》磨课历程

活动主持

黄小李

活动时间

2022.10.28——10.29

活动地点

五楼办公室、二1、二4教室

参加对象

二年级语文组

申请课时

3课时

活动主题

如何让低段语文课堂教学更有趣、更有效、更有法?

 

活动过程

 

 

 

 

 

      一、讨论课题的选择和确定

为了能让本次开课更加有效,让学生感觉更为有趣,陈老师在选课上也是着实下了一番功夫的。本来她是想上《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但由于这课内容太简单,语言比较单一,她又选择改上《雾在哪里》这一课。但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她发现本课虽然挺有趣,但内容比较多,想要上好也很不容易。这下她又动摇了,又想上《坐井观天》一课,但考虑到这一课比较老旧了,感觉也上不出多少新意,她又犯难了。后来,我们建议她上课外的内容,她又考虑到课外的内容有太多的不可预见,因此比较难做决定。最后在组长徐李丹老师的鼓励下,她终于选定上《雾在哪里》这一课。

 

二、多次试教,反复研磨

确定课题之后,陈老师就开始专心地深入地研究专研教材,第1次她备出来的课是在二1班室教的,她制定的目标是这样的: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雾、淘、顽、暗、岸、街、梁、甚、至”等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岸、屋、论、消”这四个字。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雾说的话,及描写大雾时的情景的语句,体会雾的淘气、顽皮。
   3. 学会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说一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她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字词的认读、书写,读好雾说的话,体会雾的淘气。

教学难点学会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说一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1试教主要是完成课文第16自然段的教学,她是按这样的思路走的:

(一)欣赏图片,引出“雾”字的教学,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理清课文内容。

(三)学习课文,抓关键句(雾说的话,雾把景物藏起来之后景物变化的句子)体会雾的淘气

(四)发挥想象,模仿课文说一段话。

(五)指导生字的书写(屋、岸)

这一次上下来之后,感觉总体上比较顺,每个环节也很清晰,学生也能在陈老师的引导下读好课文,学好字词,较好地体会到了雾的淘气。但感觉课堂上的教学重点不够突出,尤其是雾说的话、体会雾的淘气这几点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课堂上朗读的指导层次不够分明,前面所花的时间比较多,导致后面内容的教学比较匆忙,指导生字书写的时候铃声已经打响,后面拖了十来分钟。于是,我们课后进行了探讨, 其他大的环节总体不变,建议把一些板块进行整合,如把学习活动二中原来这样的安排: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用~~~”画出雾说的话,看看他都把什么东西藏起来;用“——”画出景色变化的句子,这些东西被藏起来之后,这些地方的景色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改为:自由读课文,用“~~~”画出雾说的话,用“——”画出雾把景物藏起来之后景色变化的句子。这个板块改动之后,陈老师在二年(4)班进行了第2次试教。以这样的思路上,问题又来了,发现这样一次性对学生提出太多的要求,学生找不出老师所需要的答案,所以这一板块的教学层次就不够清晰,也花了不少时间,导致后面的教学进行就不是很顺利了。

 

三、献计献策,探讨最佳方案。

课后,陈老师有点着急了,我们组的老师又坐下来和一起探讨,找寻问题的所在,许多老师都给出了不错的方案,尤其是郑琴老师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1.总体的教学思路不变 ,但要抓住本课的语言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进行备课,注意教学语言的生动有趣。

2.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剖析,如何上才能更有效更出彩,让学生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做学习的主人,感受雾的淘气。

陈小亚老师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得有法,学得有趣、有效。

 我们几个则认为,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更注重字词教学,在字词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识记生字,尤其是直观形象的方法更为有效。

 徐李丹老师还强调,要根据文本生动有趣的语言,让学生找到学习的趣味点,在朗读中感受雾的淘气和神奇。

 

 

 

 

 

 

 

 

改进与反思

 

 

 

 

 

 

 

 

 

 

 

 

 

 

 

 

 

 

 

 

几个改进的地方:

 1个改动的地方,在第3个环节学习课文,体会雾的淘气时,陈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画出雾说的话,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而且能很好找出把什么东西藏起来了,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孩子读出雾气的淘气。陈老师的教学语言也发生了改变:本来是谁能读出雾的淘气,而这节课却变成谁愿意来当当这淘气的雾娃娃?看似一个简单的改变,却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瞬间就转变成了淘气的娃娃,真正走进了文本,又很好地进行了朗读的训练。

 活动三的学习,变成这样提要求:

自由读第3~6自然段,用“——”画出景色变化的句子。通过让学生对比着读两组不同的句子,发现其中的不同,体会文中的句子用了“无论是……还是……都……”写出可以藏更多的景物,能让人更好地体会到雾的淘气以及藏起景物后的神奇。然后陈老师对学生进行了朗读指导,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朗读也就特别到位,显得声情并茂。而后再进行语言上的迁移,就更加水到渠成了

     反思:

一、专业上的成长: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 ;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应该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共同的努力方向。通过这次磨课,我们对如何让低段语文课堂教学更有趣、更有效、更有法”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比如:巧妙地把“游戏”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学习兴趣;以情激趣,营造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经过这样的活动,相信在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做得越来越好。

  二、精神上的感染:

磨课,其实也是在磨人,更是在提升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我相信不仅陈老师收获了很多,我也学到了很多。更难能可贵的是,让我感受到了我们年段团结协作的精神,让我倍感温暖。

 

 

 

附件材料

 

 

附件1:活动照片

附件2:《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讨论稿)

附件3:《雾在哪里》教学设计(修改稿)

附件4:磨课稿(历程)

附件5:评课稿

附件6:案例

附件7:报道稿

 


《雾在哪里》(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雾、淘、于、暗、岸、街、梁、甚、至”等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岸、屋、论”这四个字。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雾说的话,及描写大雾时的情景的语句,体会雾的淘气。
    3. 学会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说一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字词的认读、书写,读好雾说的话,体会雾的淘气。

教学难点是学会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说一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三、教学准备:课件、词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出示一些大雾笼罩下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

问: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请看屏幕,说说你看到这是什么天气景象?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雾景给你的感觉吗?板书课题雾。

2.“雾”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记这个字的。你知道雨字头的字还有哪些?如“霜、雹、雷、雪、霞、露”,这些带有雨字头的字都是和水或者天气有关。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雾在哪里”,指名读课题。(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怎么读得好听,我们需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哪里疑问词要上扬

(二)检查预习,厘清课文内容

1.检预习情况。

非常棒!雾会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课文中雾在哪里?(海上,岸边,城市的上空)?

有一天雾来到海上,来到岸边,又躲到城市的上空。齐读读海上、岸边、城市的上空三个短语

雾一会儿来到海边、一会儿来到岸边,一会儿又躲到城市的上空,这个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2.交流:这个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出示词卡“淘气”。

学习生字“淘”:淘是这篇课文的生字,这词语谁会读?怎么记住这个“淘”字?

读读这个词语,你觉得淘气是什么意思?真聪明,淘气就是顽皮的意思。我们还可以说淘气的(),把“淘气”这个词送回课文,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2.  理清课文内容

这个雾真淘气!他说,想要把好多东西都藏起来。那他想把什么藏起来?

学习活动一

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雾说的话,

根据的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你划出的是哪个句子,他都把什么藏起来了,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2)学习“海岸”。出示词卡“海岸”,我们来看这个生字 ,读“岸”前鼻音。谁来读这个词语(出示图),海岸是在哪里?谁能把图中海岸的位置指出来?海岸就是临接海洋边缘的陆地,就是平时说的海边。海边可以说成海岸,那河边可以说河岸、湖边可以叫湖岸。

3)学习“暗”。课文中还有一个与海岸的“àn” 读音相同的字,出示词卡“暗”。一起读(指名读)看看它的偏旁,是的“日字旁”,说明和太阳有关。没有了太阳就是——(生)暗,有了太阳就是——(生)亮。原来它和亮是——(反义词)

4)雾不但藏起了大海、天空、太阳、海岸,还藏起了自己,真够淘气的,你能把自己想象成雾孩子,读出他淘气的语气吗?谁来读读这几个句子?(指名读,齐读)

齐读教师引导:这片雾可真淘气,一会儿说——一会说——一会儿又说——

(三) 学习课文,体会雾的淘气

雾是要把大海、天空、海岸藏起了,,他也是真的这样做了,他把这么多东西都藏起来了,被藏起来后的景色又发生什么变化呢?

学习活动二

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的3、4、6自然段,雾把大海、天空、海岸藏起来之后,这些地方的景色又发生什么变化?用横线划出景色变化的句子。

2.交流

出示句子: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1)学习“街道”。出示词卡“街道”,谁来读这个词语吗?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街道?事的,只要你留心观察,在鳌江就可以发现很多街道,如:公园前面的闻莺街、明珠菜市场的果市街、购物的横街。

2)学习“桥梁”。这个词语你们会读吗?指名读词卡,(出示“梁”的小篆)梁这个字最早是这样写的,你看,砍棵树架在河上就成了桥梁。架在房子的长木如房梁,梁也指中间高起来的部分,如鼻梁、山梁。

3)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地方吗?(飘红:无论……还是……都不见了。)

真聪明,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这样的关联词把几个物体连在一起说了。

谁来读读这两个连起来的句子?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

4)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三个句子,那它是用哪个什么词语把房屋、街道、树木、桥梁、行人、小黑猫这么多的物体连起来的呢?(飘红:甚至)对呀,这里为什么用上“甚至”这个词呢?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看看前面的房屋、街道树木这些都是很大,相对而言,行人,小黑猫就——,也就是说“甚至”这个词说明大的能藏起来,就连小的也能被——(藏起来),所以说甚至是进一步说明不好藏的事物也都能藏起来。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齐读)

3.出示三个自然段

1)现在我们一起合作来读读课文好吗?请看这三自然段,男生读划蓝色句子、老师读划红色句子和女生读绿色句子。

2)读着读着,你发现 这三个自然段有什么相同的吗?

对呀,真聪明!第一句就是雾说的话,第二句是雾做得事,第三句就是景物的变化。

4.小组合作说一说

1)那现在我们也来发挥自己的想象,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呢?指名说。雾会把山川藏起来,把森林藏起来,把校园藏起来。

请看屏幕,请同学们仿照书上的写法,与同桌说一说无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先说雾来到哪里,再说雾说的话,然后说雾做的事,最后说景物变化。

出示:

雾来到了

“我要把”

于是,他

,都看不见了。

2)先同桌说一说,在请同学说说。请读这个例子。同学们说的真好,雾真淘气,把一切都藏起来了。

5.为什么雾能把他们一切都藏起来呢?我们来看看有关雾科学知识。

拓展知识:雾是由于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遇冷之后凝结成细微的水滴而形成的,所以秋冬的早晨一般会多雾。它能把所有的颜色都反射掉,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白茫茫的一片了。当温度升高或者刮风了,雾就会很快地散去。

6.雾最后把什么藏起来了?是呀,把自己藏起来了。他把自己藏起来后,又会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岸、屋”

1)观察字形,岸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厂的竖撇要舒张,干要比厂大,屋是半包围结构,体会 “上扁下大”,教师范写“岸、屋”。(斜撇要拉长)

2)学生练习。

3)评价标准

坐姿端正 1星

字体匀称 1星

会起笔顿笔 1星

作业:仿照课文自己说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板书设计

 

大海

      雾在哪里         天空  太阳    无论……还是……

淘气       海岸  城市    甚至

               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