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海霞老师试课稿
(2022-06-12 15:50:46)分类: 教师教案、反思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试课
上课!小朋友们好!
一、回顾单元内容,明确学习任务
1、导入:这个单元的学习呀,我们仿佛徜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小朋友们写古诗开展综合性学习,了解了我国传统节日以及各个节日不同的习俗,知道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展过程,领略了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的风采
2、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你读读这个题目
3、提问:你觉得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你是不是在想这到底是一幅什么画呢?为什么他会名扬中外呢?
4、读学习提示,就是这样说的:默渎课文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所以呀,我们就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里去找答案了。
二、初步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过渡:小朋友在学习略读课文时先回顾一下前面精读课文的内容,读读课文提示,会让我们更明白要怎么去学习这篇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习提示让我们默渎课文再思考,但是小朋友咱们第一遍可以自由读课文,重要的是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特别关注里面的多音字。好,开始吧。
2、学习生字新词
相信你一定读好了吧。看看这一课的生字词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着呢,
A、瞧!“都城、马笼头、一乘轿子”其实呀,这里的都城就是北宋的首都叫汴京。
B、看看马笼头,是不是还真的有点像个笼子把马头关住了呀,所以它和鸡笼、鸟笼等一样,都是读第二声,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还有一个读音是第三声,比如“笼罩”我们不要搞错喽!
C、还有一个多音字比较少见,“一乘轿子”,它还有一种读音是乘法的乘。
D、还有官吏的吏字,长得跟史实在很像,你能区分吗?你来读读吧!
三、围绕学习提示,了解主要内容
1、回忆一下学习提示:要求大家默渎课文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2、要求:弄清楚每个自然段讲什么,这样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就不难了。好,现在开始吧。
3、反馈:
课文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这幅画的年代、作者、画面内容和目前保存情况。
第二自然段讲了画上各行各业的人都有。
第三自然段写的是画上的人虽小,但神态动作各不相同。
第四自然段还特别描写了桥北头的情景。
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这幅画的历史价值。
4、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讲一讲就能大致说清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了
四、结合课文插图,做好讲解准备
1、学习介绍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他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B、用上了“有……有……有…….”这样的句式,列举了很多不同行业的人,还写清了他们的特点
C、去图中找一找,找到更多不同行业的人呢,然后你就可以根据图画上找到的人物来介绍,用上课文钟的关键语句: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三百六十行的哪一行的人在上面了,D、指名借助插图来介绍第二自然段
2、学法迁移:
你可以这样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先找到里面介绍的人物或者事物,圈一圈,看看他们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再到图中去找一找,欣赏一下他们的样子,然后回过头去读读的课文试着做好介绍的准备,相信你会一定会介绍的特别棒!开始准备吧
总结:
同学们都是非常优秀的讲解员!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篇略读课文,我们应该怎么学,首先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这个单元学到的其他课文;猜测学习内容,再读读学习提示。明确一下,我们的学习任务。接着我们按老规矩自己读读课文,关注一下多音字和课文当中容易和其他字混淆生字。
然后我们要根据学习提示去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从而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将课文内容和插图结合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做好讲解的准备。有兴趣的小朋友还可以去收集一下和清明上河图有关的资料。你一定会更加喜欢这幅《名扬中外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