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9日下午,水头三小数学教研组相约录播教室,连结了水头四数学教研组展开本学期第二次教共体教研活动。
首先,由四小董希函老师带来一节《平均数》,合作班级四年(3)班,核心校四年(2)班,董老师在教学中,依据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学生进一步经历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
紧接着来一节有趣的活动课,也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蔡盈盈老师与二年(4)班的小朋友和水头四小的二年(1)班小朋友们一起探究这种对生活、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的逻辑推理能力。根据二年级的孩子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在本节课中蔡老师设计了些符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从而得出结论,让学生初步接触推理,并学会运用排除法。
聆听了两节课,我们进入了共同研讨共同进步阶段。两校全体数学老师一起探讨。主评王明老师点评蔡老师的课,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在教学中,蔡老师采用两个层次进行初步的推理:第一层次是让两名学生各拿一张动物卡片小猴和小鹿,让全班学生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小动物,能猜出来吗,为什么当没有任何确定信息时学生是无法推断出结论的。第二层次是教师给出一个信息,罗月亮拿的不是小猴,现在你能确定吗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安排,教师说明:把两个排除一个,只剩下一个,叫做排除法,这样根据所给的信息推导的过程叫做推理。最后指出本节课可以总结的推理的步骤:找到最关键信息——有序分析——推出结论,建议更改为确定信息——不确定信息——得出结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