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
孩子8岁半了,男孩,独生子女,1,脾气我觉得他很急躁,要是说个什么反应慢了他就直接动手,比如问我几点,我有时没反应过来,他就抢手机自己看,日常生活里很多事表现的没有耐心。2,不喜欢和年龄差距大(比他小的)的孩子玩,有时候惹烦了他,他就揍人,每次都很担忧他把别人打伤了。3,喜欢和小朋友打闹,主要是去撩别的小朋友,然后追赶。我是觉得没什么,但是很多家长对活泼过头的孩子不喜欢,可能是怕自己的孩子受伤了,我在处理这些情况的时候无所适从。揍人我告诉他,先动手就是不对,友爱谦让我也讲了,感觉他还不懂这种感情,他特别喜欢揍他表弟,和别的小朋友打闹,我其实不是很反对,但是别的家长不喜欢,我通常都是告诉他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深呼吸,效果不太好,孩子自控能力太差。感觉他自我为中心这种感觉很严重。
1,首先孩子脾气急躁,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反思的是我们平时是否也很急躁呢?是爸爸比较急躁还是妈妈呢?是否有经常催促孩子呢?我们自己先慢下来,让自己放松,这个是重点。而且平时生活中多些允许,少一些限制和否定,孩子也会比较放松。至于你举的例子。如果你觉得这样的行为不能接纳。你可以去用《爱的沟通》表达方式。“宝贝,妈妈还没有反应过来,你就把手机抢过去了,妈妈感觉你真的是很着急,只是妈妈不喜欢你从妈妈手里抢过去的这个动作。"这么表达的时候你并不是在指责孩子。2,不喜欢和年龄差距大(比他小的)的孩子玩,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惹烦了他,他就揍人,我们要用《爱的沟通》方式去表达:“你和那些弟弟玩有时候真的很烦,觉得他们跟不上你的思维。”这里用的是积极聆听,他可能会说是啊,他们真的好笨啊等等,那么我们要继续去聆听。聆听到孩子已经很平静了,再去表达“妈妈知道你当时真的很烦,只是你揍他的时候,妈妈真的吓了一跳。妈妈非常担心,如果伤到他了,他的爸爸妈妈会来找我算账哦,会说妈妈没有教育好你,我会非常尴尬和难堪。”这里是真实的表达自己感受,而不是责备孩子,说你错了。3第三个问题,其实你的孩子有点像亢奋型的孩子。他喜欢动,能量十足的,他的能量一定要释放出去,那当你了解到这个性格特点,就可以看看我们能做什么。比方说多带他去户外运动,另外就是平时一定要少限制他的自由,否则他的能量更没有办法释放。另外一方面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本也是非常正常的,如果你担心,可以和其他家长沟通,听听他们真实的声音,如果确实不喜欢这样,你再和孩子沟通不迟。“当别的家长不喜欢你这样的方式和他们玩耍,妈妈真的非常尴尬,在这个问题上妈妈真的很感到为难。只是去表达自己感受,而不是建议,讲道理。也不是给他贴标签。
问题二:孩子年龄6岁 女孩 独生女 现在很霸道任性
听话的时候非常听话 对妈妈也很好!可是生气有脾气的时候就会动手打妈妈 很伤心! 这个应该怎样纠正她?如何引导?案例就是和表哥一起玩
然后他们两个争东西 互相打起来了 我就说了她 让她不要打哥哥,她就不愿意了说哥哥也打了她,然后发脾气就直接打巴掌打我脸上
之前也有发很大脾气的时候就会有打人的现象了。因为我的是独生女 所以专门带去和表哥相处 可是两个在一起总是互不相让 争抢东西
互相吃醋!对哥哥好一点 和哥哥说话了没理她 她都会伤心的哭 说不理妈妈了 妈妈对哥哥好
她又不是你的儿子我才是你的女儿!
首先我建议家长们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任性霸道”,孩子表现的行为都是有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我们给他们贴上标签,潜意识就对孩子有很多评判,强化了他的这一面。而忽视了每个孩子身上很美的一些特质,没有办法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打打闹闹是孩子的天性。由于年纪还不大,彼此交往中所碰到的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除非过度打闹,一般不必制止。最不可取的是父母为了面子或“想当然”,不由分说拉来孩子或批评或打骂。这样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所以我们首先要改变方法和态度。她打妈妈是因为妈妈是她最亲的人,但不能理解她,所以才会无所顾忌。我相信只要我们慢慢能够去聆听她。她这个习惯也一定会改掉的。当她伤心的哭,我们也需要去聆听她:宝贝,看到妈妈和哥哥说话,真的好难过。我们希望孩子懂得分享,首先一定她深深感受到被爱被关注,她有着满满的爱,才会去分享。所以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如何让孩子收到父母的爱。
问题三:孩子年齡5.5歲,女孩,獨生子女。脾氣很倔,有很強的控制欲,感覺自己不被重視,發很大脾氣,踢東西,摔門。實例:哥哥生日,大家都給哥哥拍照,沒有給她拍,她就生氣了,哭著摔門,嘴里說:沒有人給我拍,以後都不理你們了,另外,平時完全靜不下來,注意力很難集中。該怎樣改善和糾正,怎麼引導她的專注力?
0-6岁这个阶段每个孩子都需要被足够的关注,被足够的重视,当这些爱的食物没有吃饱,就肯定会有各种让家长头疼的表现。她这个时候是最真实的表现,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她背后的声音,我需要被你们关注。当我们能深深明白关注和重视对一个孩子意味着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孩子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取。这个时候是孩子最脆弱的时候,如果作为家长的我们能接纳此时他的情绪,不被他的情绪带走,孩子就会慢慢调整过来,同时他会倍感温暖和安全。下一次,我们也可以提前预防,考虑孩子的感受。“今天是哥哥的生日,宝贝你要和哥哥一切拍个照吧。”当她说我以后都不理你,我们是可以去积极聆听孩子,宝贝,没有给你拍照,你觉得被忽略了,心里很难过。就帮助她释放了情绪。积极聆听是《爱的沟通》课程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有6个小时专门的训练。另外一个孩子只有对她喜欢做的事情静下来。像我小孩喜欢玩水,他可以玩一个小时。父母不要要求她做她不喜欢的事情。同时也不要打断她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培养她专注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