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父母效能训练讲师黄宇
在父母效能训练里有十二个沟通的绊脚石,会阻碍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流动,沟通会受阻。和大家一起看看这样的话语是如何影响和孩子沟通的品质 。
妈妈们每天面对孩子的起床问题,做作业的问题,经常会用催促的语言。
“快做作业啦!”“快起床啦!”“别磨蹭了,你还要拖到什么时候?”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如果我们父母只顾着自己的需求,从来没有顾忌孩子当下是怎样的状态,长期下来,孩子会感到莫名的烦躁及焦虑不安。当孩子处在这样的状态下,很难从内心快乐,慢慢地可能就会失去感受生活的乐趣。面对孩子玩游戏“你还不关电脑,我把网络断掉了。”父母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通常会让孩子感到很郁闷,会引发和父母对抗,想尽办法争取更多时间,和父母谈条件,父母会身心疲惫,而且破坏亲子关系的亲密。
还有很多父母喜欢给孩子讲道理。“你都这么大了,要学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不要玩的时候玩疯了,没时间做作业了,要在那里急的跳。”看似我们是为孩子好,可这样的语言却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挫败感,孩子会很沮丧,内疚。因为达不到父母期待而失落。同时会给孩子造成过重的负担。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建议,“你还是不要去了,那种场合不适合学生。”本来孩子期待的一次活动,却被泼了冷水,孩子会非常失落。暗示孩子不具备解决问题能力,孩子很容易产生依赖心或者反抗心。
当孩子表现出不太想上学的时候,父母通常的反应就急了。“你现在不读书,你能干什么?你怎么养活你自己?你这个年龄就是努力读书的时候,不要东想西想。”孩子内心会很孤独,觉得不被理解。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心理压力,甚至自信心不足,感到自卑。还有的父母喜欢直接批评孩子。“你真是太幼稚了!”“你就是偷懒
!”这种语言是非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不够好”这种内在的心理暗示会影响到成年的方方面面。很容易处在内心迷茫,纠结的状态,遇到选择没有决定能力。
“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当孩子面临困扰或者处在情绪当中,我们说出这样的话语,孩子同样也会出现焦虑。因为父母有较高的期待,内心感受与称赞不相符,压力很大。那些嘲弄的话语,“你真是个爱哭鬼。”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毁损他拥有的自我形象。内心会很难过,不被疼爱。再看看那些分析的话语:你有点不对劲,是因为今天早上迟到了吧。孩子感觉被套上框框,不被信任。内心会有不安,也会很挫败。“你不要担心了。”“不要那么脆弱嘛,怎么这么容易哭。”当我们很难接纳孩子负面情绪的时候,孩子内心会莫名不安和烦躁。他收到的信息是“我这样不对”,会不接纳自己为什么老是有这种情绪,对自己产生很多评判,同时切断了他与内心的连接。
“你为什么要和老师对着干?这样对你有什么好处?”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去质问,孩子想着如何去回答你不被责备,甚至内心很害怕,离他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越来越远。“你要打起精神。我们周末去看电影吧!”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不在乎他,暗示尽力去克服,不如逃避。以后遇到困难时候,不知如何去透露心声。
十二个绊脚石每天在生活中都会有上演。唯有父母不断学习和成长,改变从现在开始!
附:
父母效能训练工作坊最近时间安排:
6月5-7号 带领导师:张莉琳
6月27-28(上)、7月11号(下)带领导师:黄宇
报读父母效能训练可享受的服务:
一、三年内免费复训,免费复训不同老带领的父母效能训练工作坊;
二、每周三空中沙龙解决在运用方法时遇到的困惑问题;
三、每周四晚上的落地会员沙龙,不断操练巩固技巧和方法;
四、专业导师个案辅导,享受一对一的服务;
咨询电话:0755-22951700(深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