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父母效能训练讲师黄宇
前两天讲座的时候一位妈妈说自己遇到一个很苦恼的问题。她规定四岁的儿子看电视是15分钟,孩子也答应了,可是到了15分钟孩子一般都要想尽办法地再争取多看一下。每天都会发生不愉快。还有一个有着同样问题的妈妈,因为限定和孩子玩ipad时间,孩子现在和自己提条件,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放ipad,否则就不吃饭。另外一个爸爸说和5岁儿子关系很糟糕,儿子不愿意靠近爸爸。我问他:你是否也是有很多规则,要孩子听你的话。爸爸说是的,比如晚上自己出去运动,一定会带着儿子去,没得商量。吃饭的时候一碗饭一定要吃完,不允许有浪费。听了很多爸爸妈妈们类似的分享,我只想告诉他们:如果我们还是继续这样的方式,孩子到了青春期阶段一定会以各种方式呈现“叛逆”,这是100%的,现在即使他内心不满,但还抵挡不住父母的权威,因为他的个头比你小,他必须要依赖于你才能生存下去。
当一个人还是一个小孩,还没有长成真正的“人”的时候,就被要求着,限制着,当孩子做不到就受到指责,慢慢地孩子内心就会焦虑紧张,达不到父母要求的挫败和无力感时常会出现,及和父母对抗过后害怕失去父母爱的恐慌,这种不安会让孩子内在的力量变弱,生命的成长受到阻碍。同时孩子没有机会学会自我管理。更别谈给孩子提供一个心灵空间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孩子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不是一个物件,不是一个机器,不是一个模子塑造出来的汉堡包。他就像一张白纸,有权利去经验他的生命,去探索他未知的领域,去体会他的存在感,去感受生活中点滴的气息。如果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想法强加给孩子,就会限制和影响着孩子的思维发展。在我看来,孩子是非常智慧的,而我们的思维有着太多的局限性。我经常听妈妈们有着类似的话语:你不要和**玩,他太调皮了。在我看来,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孩子以后需要和人打交道,而不是只和“某一类人”,当我们带着评判去教孩子,孩子也会用同样的眼光去对待身边的人,可能就会错失很多生活的丰富和多彩。
在生活中,我很少给孩子制定规则,吃饭、睡觉、洗澡、看电视、玩耍、零食......都由他自己决定。很简单,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他的自我成长和探索上,在我看来他洗澡的时候在水里玩一个小时,或者不洗澡,没有多大的关系;他和我们一起吃饭或者根本不吃饭,没有多大的关系;他想看半个小时或者看两个小时动画片没有多大关系;他想晚上7点出门出去玩或者8点还想出去玩,没有多大关系。我选择的是全然的信任他。信任他身体的智慧;信任他心的智慧;信任他灵性的智慧。他有自主权,他有自我调整的能力。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他是放松的,他是愉悦的,让他感受到爱,这就够了。
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瓜瓜爬起来,说妈妈我送你到电梯门口。在电梯关门的那个片刻,我看到瓜瓜灿烂的笑容。和孩子相处,就是与一个鲜活的生命相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