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父母效能训练讲师黄宇
今天上午一个妈妈打电话咨询我,读初一的孩子死活不愿意上学,说没一点意思。妈妈非常焦虑,问孩子什么原因孩子就是不说。我问她:你能帮孩子请几天假,让他在家里调整一下状态吗?妈妈说做不到,否则自己会很焦虑。万一他形成习惯,动不动请假在家里就麻烦了。我突然想起,前几天瓜瓜坚决不幼儿园了,说喜欢在家里玩,我毅然决定满足他的需求。这一阵子我一回家看到瓜瓜特别喜乐。“妈妈,我今天和奶奶骑车、爬山!还和**一起玩。”有妈妈问:如果下半年还是不肯上幼儿园,我怎么办?我笑笑地说:明天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不知道,几个月以后的事情我不想去猜测,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有的担心不是爱,是头脑里的恐惧,我只想做当下最合适的选择。如果这位妈妈真的能放下内心的焦虑,只是让孩子感受到妈妈无条件的爱。“宝贝,妈妈听到你说上学没有一点意思,这么抵触上学,感受到最近一段时间要你去面对功课和学习真的挺难。妈妈先给你请假,然后我们一起外出散散心好吗?”这个时候,我们是在关注着一个生命,妈妈爱你是因为你就是你,不是因为你成绩好,表现好。当妈妈愿意100%去支持到孩子,就会给到孩子内在空间去思考。也让妈妈有机会走进孩子内心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孩子需要怎样的支持。
为什么妈妈很难去做到真正给出无条件的爱,因为在恐惧和焦虑中是没有爱的。恐惧和焦虑来源于我们自己在孩童时候,我们“爱”的食物没有被吃饱。“你不努力,以后你就没出息。”“你怎么这么没用。”......在那个时候,我们内心的羞愧感就出来了。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虽然成年了,可内在的创伤没有疗愈,我们希望透过掌控孩子来让自己有安全感。心理学有一个很普遍的词,叫“投射”,我接纳不了孩子这么“不上进”,事实上是我自己也有这一面,只是这一部分是压抑的,隐藏的,被否认的。当妈妈能够看到这一点,就会把焦点放在自己的身上,成长自己,看到自己的痛。也可以坦诚和孩子做一个沟通。“宝贝,当妈妈听到你不想去上学,妈妈情绪低落,你给妈妈空间,让妈妈去处理,妈妈这个情绪和你没有关系。”然后你可以和自己的心链接,去感受这份痛,在痛里深呼吸。百合老师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任何事情不需要被改变,只需要被看见。看到了自己的痛,和它在一起,你会发现内心宁静了许多,也能感受到孩子的心了,当我们能关注孩子的这颗“心”,孩子也被支持了!
当然疗愈自己内在小孩,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语,需要我们花时间来成长自己,成长之后,我们就可以做自己内在小孩的父母,就能够学会爱自己,学会和自己的心链接,当我们真正学会爱自己了,和内心链接越好,就越不会害怕。因为你已经知道如何给出智慧的爱。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圆满的智慧。向上是一种本能,孩子今天如此表现,只是孩子的心受阻了。我们放下了,但不是放弃。成长的父母,能启动真正内在的爱去支持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