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父母效能训练讲师黄宇
在成长过程中,我突然明白了一点,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太想表现自己的坚强。太想透过自己的“强”来掩饰内心的弱,当我们没有看到自己内心“脆弱”的一面,不接纳它的存在,甚至是忽视它的存在,在和身边人相处的过程中一旦触动了这个点,就会用一个受害者的身份,说出很多抱怨的话语,或者用愤怒来表达出内心的无力。
首先,拥抱自己内心的脆弱。坦诚地和自己沟通:生活中有很多恐惧、不安、焦虑。不管它来自哪里,让我拥抱它吧!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老天爷安排了我的功课。它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看到它,我接纳它,它就像天空中漂浮的白云,我去注视着它的时候,看到它的时候,我还看到了那片宁静广袤无垠的天空,静静地就在那里,头脑迅速安静下来,回到了当下,勇敢地前行。很多时候,我们对着自己最亲近的人发脾气,甚至很多攻击性的语言,其实是因为自己内心的脆弱无力,不愿意去接受。一个妈妈非常痛苦。孩子喜欢玩电脑,妈妈和他达成协议,周一到周五不玩,周末玩一个半小时。结果孩子做不到,妈妈生气,把网线拔掉了,结果孩子不理她,上学的时候就和孩子谈论电脑游戏的问题,一上课的时候就蔫了,打不起精神。而且说不想上学了。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孩子出了问题,孩子不听话。殊不知是因为父母内心有很多恐惧,希望透过掌控孩子给自己带来安全感。一旦真正明白这一点,父母真的去看到自己内心的恐惧。“我真的很恐惧,面对孩子的状况,我有很多害怕和担心。我感觉非常无力。”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去经验这种感受,是不是对它非常熟悉。只是它隐藏在某个角落太久,今天孩子的这个“问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到了内心这个部分。这个时候,你是开始和自己有了链接。你开始感受到深深的宁静。内在就会有了很多智慧升起。你只是看着孩子玩耍的喜乐状态,放下了恐惧,你开始和孩子有了轻松的聊天。“儿子,看到你玩得这么开心,这么专注,妈妈知道你这个时候是最放松的吧!和妈妈聊聊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呀?”这个时候孩子就开始和你靠近了。而当你的焦点不是在电脑上,他的所有精力自然不会只聚焦在电脑上。
当我们越来越能够拥抱自己的脆弱,也就很能够读懂别人特别是自己亲人的脆弱。就不会只是关注着对方的言语,而是透过他的言语看到内心真实的状态。一次瓜瓜吃饭的时候自己用筷子夹豆角,结果掉在地上,瓜爸赶紧夹了很多到他碗里。他顿时很生气。”我不要你夹!”抢着把瓜爸的筷子扔掉了。如果我们只是看到孩子这个行为,觉得他怎么可以这么无理。而事实上,孩子其实这个时候内心是很挫败,很沮丧。他的权利被侵犯了,在还没有学会很好表达的时候,他透过他的愤怒来表达:爸爸,你帮我夹菜的时候,我感觉我好没用,我真的很挫败。这个时候孩子是脆弱的,当我们真正了解了原因,就不会去指责孩子,而是运用父母效能训练的积极聆听,帮助他释放了情绪,此时他的情绪就是流动的,没有被评判也没有堵塞。
前几天吃晚饭的时候,瓜瓜没有胃口,(估计是便秘引起的),把我盛给他的玉米排骨汤倒到垃圾桶里,在他的世界里,不吃就要倒掉。婆婆很生气,手举起来要打,后来放下进了厨房。我跟着过去,“就是你盛那么多给他干嘛,浪费!”婆婆很大声地说,表情非常难堪,那一刻,我看到了婆婆的痛,我抱住她,她推开,我再次抱住她,说“是我错了,我下次少盛一点。”婆婆的脸色瞬间缓和,眼圈红了。而我说这句话的时候,不是头脑的讨好和委屈,而是真正拥抱了婆婆的脆弱。
拥抱脆弱,成为一个真实的人,双脚踏在大地上,是非常踏实,真正的活过了每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