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是游戏惹的祸

(2015-01-30 17:06:13)
标签:

育儿

教育

黄宇

pet

 文/父母效能训练讲师黄宇

             昨天晚上父母效能训练沙龙来了几个新朋友,都是青春期阶段孩子的妈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因为孩子玩电脑游戏而引发的种种冲突。沙龙里我要他们把孩子的对话呈现出来。

 

        一个14岁孩子的妈妈和孩子的对话。“你出门之前答应我不玩电脑,为什么说话不算数?”孩子说我刚过去,“为什么要过去玩?快考试了,你应该集中精力学习,你的游戏的瘾太大了吧。”妈妈说孩子有些内疚,就回房间去了。但妈妈很焦虑,孩子在学习上不主动积极,要自己说一下他就动一下。

 

      我说作为父母,有时候对孩子真的很苛刻。假设你的朋友约你去逛街,结果她没有过来,你电话过去她说不好意思,我忘记了,我有一个重要的客户来了。“你答应我一起去逛街的,你为什么说话不算数?”你会说这句话吗?相信你不会,你会说:没事,下次吧!对一个朋友是那么包容和理解,那么为什么对孩子说出的话我们是不加思索呢?因为我们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而是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我经常和家长分享纪伯伦的一句话:孩子是借助你的身体而来,但不属于你。不能因为是我的孩子,我就可以对他大呼小叫,我就可以批评指责,我就可以想怎么样说就怎样说。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需要被认可和欣赏。当被批评和指责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本能的反应,就会去解释。同时有自责:为什么我老是做不到呢?为什么我老是惹妈妈生气呢?当孩子内心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声音,孩子就会慢慢变得不自信,就会对自己有越来越多的评判,就会不接纳自己,甚至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出现很多莫名的焦虑。

 

     还有一个妈妈说假期我们制定了协议,要求孩子每天出门一个小时运动,没有的话就取消玩电脑的时间,就会关闭网络。妈妈说孩子答应好好的,但是每次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也有妈妈用类似的方式,你这次期末考试没有达到多少分,你就不能玩游戏。结果孩子凌晨两点多还不睡觉,因为想着考试下来没有达到要求,手机就会被没收了。

 

     很多家长习惯用条件交换的方式让孩子去完成目标。在父母效能训练理念里,这样的方式就像做生意,彼此谈条件,没有了亲子关系的信任和温暖。父母和孩子是处在一个对立的状态,父母会很辛苦而且很无奈。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孩子也越来越会懂得如何为自己争取更多。有一次一个妈妈过来听课,她以为是可以带孩子一起来的,就对儿子说:你和我一起去学习一下。儿子说妈妈我最近手头紧,你给我1000零花钱,我就陪你去。妈妈感觉很恼火却也很无奈。

 

     那么如何去看待游戏?如何去面对孩子玩游戏的问题?首先一点非常重要父母不要给游戏贴上负面的标签,不要示它为洪水猛兽,而是把它看作是孩子在紧张学习之余让自己放松的一个工具。那么你的心情就不会那么焦虑。当然你也可以适当引导。“宝贝,你快期末考试了,你决定怎么安排你玩游戏和学习的时间?”“妈妈,我只玩一个小时。”“好的,妈妈相信你能做到。”那孩子没有做到怎么办?没有做到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作为成年人,你真的能百分百实施自己的计划吗?“宝贝,你那天制定的计划好像实施起来有些困难,是不是感觉玩游戏的时间过得太快了?你有什么想法呢?你需要为你的计划做一些调整吗?”当你真的给出一份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孩子一定会朝着你认为的方向去努力。

 

   至于妈妈很想孩子外出体育锻炼,妈妈可以邀请。“以前我也是喜欢闷在家里,后来我发现当我外出活动活动,我发现自己心情很愉悦。假期非常难得有时间和儿子在一起,妈妈非常想和你有空都出去走走。妈妈真的非常开心。因为以后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看到你突然长大,妈妈真的有些不适应呢。”可能刚开始孩子还是不愿意,但随着你越来越放松,孩子感受到你的理解和信任,有一天他也会被你感染。

 

   这个世界,不只是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非常爱自己的父母,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欣赏、关注和爱。当孩子出现和父母对着干的时候,我们要去反思,我的沟通问题出在哪里?

 

    育儿不是简单粗暴的工程。父母一定要不断成长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