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父母效能训练讲师黄宇
在父母效能训练工作坊中,讲解第三法的时候,一个14岁孩子的妈妈很无奈地说:我是没有办法运用第三法,因为孩子不会给你机会。“以前我们不懂得方法,经常批评他,打骂他,结果他对我们也越来越冷淡,对学习也越来越提不起兴趣。现在到了青春期这个阶段,他根本不会和我们交谈,而且如果再要他怎么样,他就会跟我们对着干。”是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今天不信任父母,和父母关系很僵硬,有厌学了,不愿意写作业。看起来不在乎老师,不在乎家人,不在乎学习,是不是真的这样呢?不是,其实他们真的也很苦恼,他们有理想,却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真的很大,他们有很多心事,很多时候似懂非懂,面对繁重的学业,同学老师相处面临的压力及对未来的迷茫等等已经让他们措手不及,那现在父母还能去做些什么,真正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而不是操控,不是要求。
我说我们尝试一下,你扮演孩子,我来扮演你。妈妈说想解决孩子作业的问题。运用第三法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取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知道这次不是只妈妈说了算,于是这个准备阶段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开始了演练。
我是扮演妈妈的角色。“宝贝,妈妈想和你聊一下关于作业的问题。”“有什么好聊的?”“一提到这个话题你很反感。”“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了。”“是的,以往妈妈喜欢唠叨你,你会感到很烦。”“你也知道啊!”“是的,妈妈以往没有学习过如何做一个好妈妈,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去做。今天学习了才意识到妈妈的问题出在哪里。”妈妈说以前经常打骂孩子,所以才造成了孩子到了青春期阶段,和妈妈关系很僵,所以妈妈要坦诚说出自己以前做的不够好。我继续说:关于作业的问题,妈妈以前唠叨着你,你真的很烦,妈妈也很苦恼,因为老师天天短信发给妈妈,妈妈真的不知道如何面对。“关我屁事。”妈妈很投入的扮演着孩子的表情和可能的反应。“当你这么说的时候,妈妈真的很难过。我知道这是因为你心里埋藏有对妈妈很多的不满,所以今天和妈妈的距离那么远。妈妈也一直在努力,不断成长自己。”妈妈说,如果这么说,虽然孩子嘴巴可能还会硬,但心肯定会有触动。作业的问题不是一两次沟通就能立马解决的问题,父母需要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重新跟孩子建立一份信任和链接,让孩子的心感受到温暖,然后一点点看怎样去支持孩子。
首先,我们要承认,是自己以往教育方式的不恰当导致孩子今天的状况。我们要接纳这个事实,不再去抱怨。当你真正放下自己的目的,接纳他这个人,内心升起的是自然的母爱,而不是看到他没有达到你的期望所产生的失望,也不是虽然什么都不说,可你的面部表情已经透露出你的不满。当这种真正的接纳发生的时候,孩子内心就会有一股自然上进的力量呈现。我的一个学员,她说自己学习成长后,有一天她真的放下对孩子学习的操控,最近孩子的一次考试让她惊讶不已,从年级排名200多到50多名,真是一个飞跃!
当你真正接纳他的时候,你就不会再唠叨。你甚至只是保持着沉默。然后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让自己保持着愉快的心情。偶尔你是让孩子来帮帮你。“宝贝,妈妈的腰有点疼,你帮妈妈晾一下衣服,好吗?”“谢谢你,看到你能帮妈妈减轻一些负担,妈妈真的很开心。”孩子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也真诚地及时表达出肯定。“宝贝,这个周末天气很好,妈妈好久没有和你去爬山了,我们一起出去感受一下大自然好吗?”“我没有兴趣”,估计孩子是这样的话语。“恩,我知道现在你可能更喜欢呆在家里,妈妈是很喜欢户外走走,特别是吸收新鲜空气,心情会很开阔。很多烦心事也抛在脑后了。”可能一次两次的邀请孩子不肯去,但如果你呈现的状态是喜悦的,孩子有一天也会被影响。你要相信:没有一个孩子故意不和妈妈亲近,没有一个孩子故意和妈妈作对。
慢慢地,孩子在你面前放松了。“宝贝,妈妈知道你现在作业方面有些挑战,你需要妈妈怎样的支持,请随时告诉我。”你要相信,没有了责备,没有了唠叨,没有了被控制,有时候奇迹就会这样发生,孩子想上进了,孩子想要去改变自己了。因为你始终是用温暖的沟通在化解孩子冰冷的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