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宇
一个9岁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太不听话,总是和自己对着干,而且很不为自己的话负责,很拖拉。你问他晚上什么时候洗澡?他说八点,结果拖到九点。妈妈问:你说话算数吗?孩子回答说:难说。早上时候也不愿意起床。跟他说你快起来啦,要迟到了,根本没有用。还有玩电脑的问题,总是在和你讨价还价,争取更多的上网时间。
当妈妈们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都急于想找到一个答案,你就告诉我该怎么办?该怎么做让孩子“听我的话”?我想与家长分享的是:当我们想尽办法用尽心机和孩子斗智斗勇要孩子听自己的话,注定会很挫败,孩子会很抵触。“妈妈,你真是太唠叨了!”“妈妈你真的好烦,我不想听。”......妈妈们在一边愤怒一边暗自伤神,这孩子,怎么变得越来越执拗......
在传统观念中,“好孩子、听话的孩子”就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稳稳当当,大人说什么听什么,大人让干什么干什么。“好孩子,听话!”“看人家孩子多听话!”成了一些父母的口头禅,“听话”也便成了“好孩子”的标准。许多人认为孩子听大人的、学生听老师的、下级听上级的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当今社会,新一代人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现代社会的人才被赋予了时代特征:要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好奇心、想象力的孩子具有丰富的创造源泉,勇于挑战成人、挑战权威,是未来创造力的基础。那些大人说一不二、唯唯诺诺、善于“照葫芦画瓢”的孩子,在过去封闭的社会也许的确是“好孩子”,他们完全可以因循长辈铺好的道路、借鉴长辈的生活经验、依照长辈的要求在社会上生存。但是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这样的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而且现代社会的孩子四面八方的信息量大量涌入,他们思想成熟度远远超过了当年小时候的我们。他们本身就是有个性的孩子。
父母需要学习和成长自己,首先从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我不是要去搞定孩子,我是要懂得有效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让大家都开心。而不是带着批评和指责甚至威胁。孩子一天在学校里学习已经很紧张了,一回到家,你就催着他做作业、洗澡和睡觉,还有着那么多的唠叨。孩子生活的多么辛苦啊。童年应该是快乐的、自由的、最富生命活力的。可是每每看到被成年人“操纵”的、缺少童真的、“成人化”了的孩子,不禁质疑:这是现代社会的“好孩子”吗?家是一个温暖的充满着爱的放松的地方,可孩子的感受是什么?
那如果我不去“搞定”孩子,那岂不是“放纵”他了?有的妈妈有疑问。当然不是,我们需要的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懂得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如何让大家都开心,而不是只满足到一方。在六年的家庭教育当中,我一直在推广和传播着《父母效能训练》课程,因为这就是一套落地的工具,帮助你在点滴芝麻琐事中懂得去和孩子做有效的沟通。在孩子遇到困扰的时候,真正给予支持;在自己对孩子行为不接纳的时候,通过有效的表达不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不破坏彼此的亲子关系,同时孩子愿意主动去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动配合。这套系统的方法我几年前就受益了,很早就感受到她的魅力。如果你准备好了,欢迎你一起来成长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