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六年级的男生小李,总爱在课堂上顶嘴,看人总是睁大眼睛直勾勾地看,让人有种毛骨悚然的害怕,和他说话听到最多的回话,就是“不知道”。听班级老师反映,他还会暴打他妈妈。
我是这个班的心理老师,看到这个学生,我有种心疼的感觉,这个孩子长得高高的,帅帅的,在我心理课上,他也会出现故意顶嘴的现象,我也会生出老师的权威被挑战这样的想法,但因为我是心理老师,我理解他的做法,自信有办法应对他。课上,我只能问他:是不是有什么需要我当下帮助你的。这样的问话,会让他至少停止一些偏差行为的再发生。
课后,我也曾把他和另外两个同学叫过来了解情况,这些孩子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不主动学习,故意说一些有一搭没一搭的话,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如果这时,老师和他们生气,就着了他们的道。
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我还特意上网查找有关“顶牛”孩子背后的心理底层逻辑,后来了解这些孩子的家庭教养,发现这些孩子的家长几乎都是放任型的家庭教养模式,这些孩子的家长从来不管孩子,不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不管孩子的作业做了没,但如果孩子犯了家长觉得不能容忍的错,就打孩子。小李前个阶段就被他爸用塑料皮鞭打得手上还留下一条长长的疤痕。
今天,我特意把小李又叫来,我告诉他想和他好好聊聊,我从了解他的家庭入手,他倒是回答得很干脆,但是眼神还是直勾勾地盯着你,我觉得有点发悚,我问他总是这样看人吗?他回答说是。我又问他有人说你这样看人,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他说没有。但我发现他的嘴角动了一下,接下来,眼神似乎温和了一些。当我问起他爸爸打过他吗?他给我讲打了两次,还伸出手上的伤疤给我看,还说是自己因为和班上同学打架,爸爸才打了他,后来我找他们老师了解了一下,才听说小李打过他妈妈,我无法确认他的被打,是否和这件事有关。
我知道小李和我说的话,有很大一部分是不真实的,是他的一种防御。我和小李说:我找你来聊天,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我觉得你这样的状态让人看了有点心疼。我还告诉他:我知道你内心深处还是不信任我的,我现在还没办法做到让你信任,你才不愿意和我说实话。他低下头,看我的时候眼神里有了一种难得见到的感动。因为还有其他的事情需要马上处理,我们的聊天没有再继续。
(转自《阿春姐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