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培养孩子的高阶思维

(2025-11-19 14:41:46)
分类: 转载

记得在教语文的时候,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打开,即使遇到一道很简单的阅读题,他们也未必看得懂。关于这个痛点,我深有感触。

记得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总是觉得阅读题很难,其他的基础知识题,还可以靠多读多背来解决问题,唯有阅读题是准备不了的,哪怕你把做过的阅读题记得倒背如流,考试的时候也未必会考这些你已经做过的题,我们要具备的是举一反三的能力,是打开思维后的醍醐灌顶。

但是这个道理我是在走上讲台,让了很多年的语文老师后才突然领悟到的。记得小时候做阅读题,我在那抓耳挠腮,老师一句轻飘飘的语言闪过:很简单的。可我一点也不觉得简单。

后来,自己当了老师,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知识的累积,随着经验的总结,我也感觉曾经那些在小时候觉得很难的阅读题,似乎应验了老师说的“很简单”。但我明白,在老师这里的“简单”,在学生那里未必是“简单”的,因为在当下,学生的思维和老师的思维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所以说教学的难点和痛点,就是要如何把老师当下认为的简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一定的思维框架,让思维可见,让学生能在当下的思维水平一下子就看清,原来我们就是要这样进行思维的,解答这样的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运用学到的思维框架,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可以挑战我看起来很难的问题,自信心有了,内驱力有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就是课程标准里经常会看到的“高阶思维”。

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

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高阶思维能力集中体现了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适应知识时代发展的关键能力。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蕴含系列新型的教学设计假设。

思维有六个层面:

一、环境层面。环境层面解决何时何地的问题。时间和地点通常都是外部环境因素。如果一个问题仅仅是时间和地点以及外部环境引发的,那么这类问题我们通常都归为环境问题。

二、行为层面。行为层面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一般是指的是在第一层环境问题确定的时间和地点的条件下,做什么的问题。关注在环境中我们做的过程。关注我们做什么,我们有没有做。如果一个问题是由做什么引发的,那么这类问题可以归为行为问题。

三、能力层面。能力层面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我们已经掌握,或者还没有掌握哪些能力,如何做,我们会不会做。情绪问题,一般也代表能力也列入这个层面。一个人的技能,比如会英语,会计算机会沟通,都归入能力层面。如果一个问题是由怎么做引发的,或者是由一个人的情绪引发的,或者是由一个人的能力引发的,这类问题就归为能力问题。

四、信念价值层面。这一层面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配合身份,你该有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应该怎么样?什么重要?促使某个人做一件事的原因,就可以是价值观。由信念、价值观引发的问题都可以归为信念价值问题。

五、身份层面。身份层面解决我是谁的问题。这一层面关注: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关注我是谁?我有怎样的人生?人对自己有多重角色的定位,比如在家庭里是一个儿子,在公司里是一个员工,自己定位自己是一个好人,职业是一个学者,有孩子是一个父亲等等。由身份层面我是谁引发的问题可以归为身份问题。

六、精神系统层面。这一层面关注的是除了我,还有谁?我与什么有关联?这一层面关注自己与世界中的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人生的意义,世界观。由这一层面引发的问题,都可以归为精神系统问题。

(转自《阿春姐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梦的坚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