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离自己最近的一次参赛,已是四年前了。 那时参加的是镇里45周岁以上的教师技能大赛。说真的,从教三十年,这样高大上的活动,还是第一次参加,就当成是一种锻炼吧! 大家都说参加这样的赛事,都会比较辛苦!我没有这样的感觉,从第一场比赛到第三场的比赛,我从来没有为这场比赛做过任何的准备工作,只有去参加活动的三个午别让我感受到我是在参加比赛,其他的感觉都没有。可能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想了解一下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多少,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有没有从中得到了进步。 第一场论文比赛后,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没有取一个响亮的题目,因为我曾做过论文评委,我们评委一致认为那些论文题目取得好,有小标题,有理论支撑,有理有据的论文是最好的。我也知道要这样写,但是在现场比赛,如果不是有提前去背了几个题目,或者是习作能力很强的人,想要在一个小时里,取一个很好的论文题目,对于我来说,的确很难。这个难点,在平时的日记里,在平时的论文里,我都会明显地感觉到。 另外,对于理论,我自己也很清楚。我最匮乏的就是理论,但我又不能在我的努力之下,得到提升,因为我也一直在努力学习,也一直在进行阅读,但我就是感觉自己的理论还是不好,还是无法提升,在这次的论文撰写中,依然存在这样的问题。 其实,比赛会让我再次确认自己所看到的缺点,即使没有比赛,我也明白自己的这些缺点,只是这样的比赛结果,会让好不容易拾起的自信,又要有所怀疑了。 第二轮是听评课,上交后,我就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品德与社会已经不叫品德与社会了,而改为道德与法治,因为没有做好准备,又缺乏对这门课的了解,因此,看课可能有所偏颇,而且没有抓住这门功课的精髓,因而,我也觉得自己写得并不好,但明知自己写不好,就是不知道要怎么去写,这也许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别吧!自己写不出来,并不代表我们不懂得欣赏佳作。 第三轮是片段教学比赛,我觉得更失望。因为我们这组三个人,我是最后一名,这让我多多少少有点伤心,甚至怀疑,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教学的方向,虽说好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毕竟三个评委,都认为我讲得不好,那就真的不好了。 记得当时结果出来后,我进行自我反思。我觉得自己的设计,可能比较中规中矩,没有亮点,这个问题,一直是我想要突破的问题。我想,不止我想突破,应该很多老师都能突破。我在备课时,可能只关注教材,我忽略了我当评委时,对那些有亮点的选手,总是会赞叹不已的心动,而我自己却无法做到,我当时在备课,脑中真的没有想到这点,只想到我们按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这样评委会觉得没有创意,因此,我只是把书中的材料进行再整合,如果我是评委,我也不会给这样的选手太高的分数。其实,很简单的道理,我们知道要怎么做,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把它做得很好。 不同的评委,喜欢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像这样的比赛,主观因素还是占了很大的比例,因而,运气也占了很大的部分。我的热情和激情应该是可以感染一些评委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评委都喜欢这样的风格。不过,当了这么多次评委,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优秀的选手大家都是认可的。 比赛已经过去了四年,今天的日记也是四年前写下稍作修改的,今天再次提起,一是发现自己最近好像没了往日的激情,有点得过且过的状态,对比赛做个回顾,给自己提个醒,要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转自《阿春姐姐》)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