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一直在做家庭教育的微视频,共完成了六个视频的制作。
推出之后,公众号点击量少得可怜,虽然近期一直在自我成长,培养自己强大的内心,但心里难免还是会有点凉。不过,转念一想,我现在的视频无论是从视频的可看性,还是内容的深度,都还不是让人一看就有主动点击的冲动,既然是这样的水平,我们为什么要给自己增加压力了。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
之所以想做家庭教育微视频,和当时想做公众号的初心是一样的,作为一种累积,也许哪一天,当我累积到一定量的时候,慢慢地能体现出视频的价值时,我的努力就会有收获了。即使永远没有收获的那一天,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进步。
家庭教育短视频,是和女儿合作完成的,我甚至还想着自己尝试做一下短视频,只是对于这方面的学习能力,我一直觉得凭着自己的自学能力是很难拿下来的,每个人的优势不一样,我的优势是立即行动,执行力强,但对于学习能力,我还是有所欠缺的。
就拿同样观看短视频,我就看不出门道,只是在凑凑热闹而已。我也知道自己的短视频要有可观看性,要能吸引人,但是技术摆在那里,我想精益求精,也得有这能力,所以只能先按最基础视频录起。
但是几期做下来,还是很有心得体会的,发现自己的思考面更广了,发现自己的问题意识更强了,发现自己的速度更快了。但也发现了自己会拖延,发现时间不够用,发现自己不会的东西太多。
想做事是好的,但很多事,自己没办法独立完成。我知道一个团队的重要性,但要组建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珍惜能和你前行的人。
反思自己做视频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发现自己还是回答家长或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更拿手,其实这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记得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我想起了去年读者在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帮帮我,我很焦虑》的留言:阅读量这么低,你不感觉你说这句话是在无中生有暗
渡陈仓吗?现在回过头去看,我明白他的话外之话,意思是说我所写的文章阅读量这么低,焦虑的人应该是我。不否认,我也曾为阅读量很低而烦恼过,但没有因为这个而焦虑过,因为我做这个公号本来的初心就是想通过这个平台,积累自己的原创文章,借着这个平台逼自己每天完成1000个字的日记任务,这个平台经营的好坏,一点也不会影响我的生活,因而阅读量低,纯粹只是文章的水平不高,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我无须为此而焦虑,倒是可能会为此而更自卑。但是我发现坚持写日记这几年,处女作顺利出版,内心的自卑情绪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改善,而且我在自己的工作中虽没有取得很大的成绩,也不是什么名人,但至少不落后于别人,我现在无须从别人的赞赏中刷存在感,因而,阅读量低,会成为我的遗憾,不会加剧我的自卑。甚至有时自己还会产生一种因能主宰自己干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在乎结果,只注重过程享受的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又会反过来促进我继续思考,继续前进,继续做自己喜欢干的事,因为每每享受其中,会觉得生活很充实,对生活永远充满了期待。
走自己的路,享自己的福,如果还能对他人有所用,那就再好不过了。
转自《林培春名教师工作团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