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名称:《走向小学》
一、主题目标
1.畅想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尝试学做一名小学生。
2.了解各种文具,爱护并学会独立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即将成为小学生感到自豪。
3.模拟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萌发上小学的愿望。
二、区域
1.语言区
(1)投放绘本《米米画画》供幼儿自主阅读。
(2)投放儿歌的图片,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儿歌,还可以鼓励幼儿通过绘画、前书写的形式对自己创编的儿歌进行记录;在阅读区投放《大头鱼上学记》等跟上小学相关的绘本,鼓励幼儿自主翻阅,增加对小学生活的认知。
(3)投放与不同的拟声词的发音相近的人称称谓词,引导幼儿发现拟声词与人称称谓词发音相近的特点。也可根据幼儿的识字情况投放相同或相近发音的字的字卡,鼓励幼儿进行归类。还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水平,鼓励幼儿用前书写的方式记录相同发音的字词。让幼儿在读读、画画、分分的过程中,感知部分汉字发音相近相同的特点。
(4)投放《我的兔子朋友》、《傻鹅皮杜妮》等绘本,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
(5)投放幼儿一日生活中精彩片段的照片,纸笔等,供幼儿继续创作。
2.探索区
(1)文具商店
目的:了解各种不同的文具及其用途。
材料:“文具工厂”生产的文具或师幼共同收集的各种文具。
玩法:布置文具店;文具分类;了解文具用途;向同伴介绍文具(商品),开展“文具商店”游戏活动。
(2)测量
投放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供幼儿进一步阅读。
3.美工区
(1)心中的小学
投放马克笔和白纸,供幼儿不断丰富自己的设计图稿。
(2)采访小学生
绘画“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完成后投放到语言区继续进行讲述。
(3)我的文具盒
幼儿观察文具盒的外观及内部的合理摆放情况,自主创作文具盒,并添画文具。
(4)美工:小书包
使用《美工》B“小书包”,沿轮廓线剪下图案,折叠成小书包。
(5)美工:时钟
使用《美工》B“时钟”,剪下各部分图形,折叠后固定指针,制作时钟。
(6)DIY美劳活动:巫师帽
使用《DIY美劳操作材料包》中的相应材料,尝试将扇形纸做成锥形筒,并进行自由装饰。
4.角色区
(1)小动物学本领
投放《小动物学本领》中的动物的头饰,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并进行故事表演。
(2)米米画画
投放故事中的动物的头饰、简单的道具等,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并进行故事表演。
(3)模拟上课
准备:每人自带一只书包及文具用品。
玩法:模拟小学生上课的情境:听到上课铃声响起,立即回到座位上准备上课。请一名幼儿当班长,喊:“起立!”老师说:“同学们好!”幼儿说:“老师好!”班长喊:“坐下!”全体幼儿坐下。
模拟小学生课间活动的情境:(教师播放下课的铃声)听到铃声后,教师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老师说:“同学们再见!”全体同学说:“老师再见!”然后,幼儿三三两两在走廊上自由游戏,当再次听见铃声时,幼儿各自回自己的座位。
模拟小学生整理文具:打开书包,取出文具、书本整理好,整齐地摆放在自己的桌子上。
模拟放学的情境:幼儿整理好书包,走到教室门口排好队,跟老师说再见。
5.音乐区
贴烧饼
材料:音乐、视频《舌尖上的开封》。
玩法:全体幼儿拉一个大圆圈围成一个“烤炉”,幼儿手拉手边唱边围圆圈走,选取一名幼儿站在圆圈中间做四处张望的动作。当唱到“尝”时,围圆圈走的幼儿两两相抱变成“烧饼”,中间的幼儿要设法抓到落单的幼儿,而落单幼儿则需要设法不让对方抓到。
四、建构主题网络图



|